-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9
- 22
- 7
- 1
- 85
- 5
- 2
- 2
- 1
- 11
- 11
- 11
- 10
- 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汤茜 李凯扬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19年36卷3期 344-350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观察激光针灸原穴前后人体沿经脉循行线的温度变化,探讨经脉循行的规律.方法:4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接受激光针灸肺经原穴太渊穴、大肠经原穴合谷穴,使用热层析软件观察和记录手太阴肺经循行线和手阳明大肠经循行线上体表的温度变化.使用MATLAB...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柴英 周忠琴 等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05年27卷1期 73-75页ISTICCA
【摘要】 现代科学有关经脉循行路线上的声、光、热、磁、电及同位素等物理探测结果,直观地显示了古人所描述的经脉循行路线在生理和物理上的特异性,表明经络不仅反应一种感觉特性,更是人体固有的某种物质和能量的客观存在;经络是以场的形式存在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兴明 《光明中医》 2014年29卷4期 670-671页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足三阴经胸腹外部循行线,通过对《灵枢》等古代文献进行研究,讨论设定外行线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并提出初步方案.研究结果表明设立胸腹部外行线,能较好地解决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使得经络和体表腧穴之间完美相连,经络循行理论更加完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庆城 胡翔龙 等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6年23卷10期 85-87页
【摘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课件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已是愈来愈广泛,本文报道了一例以肌电反应作为客观指标检测经脉循行路线的人体实验作为基础,应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的原理与过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翔龙 许金森 等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2002年21卷1期 6-8页
【摘要】 在经脉线上的穴位或非穴位点加热,都可诱发出与该经脉路线基本一致的红外辐射轨迹.经脉线上相关组织的导热性显著高于非经的对照部位,二者的物理学特性确有不同.这一发现为进一步探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形成机理及其相关的物质基础,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实验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翔龙 汪培清 等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2001年20卷5期 325-328页
【摘要】 利用红外辐射成像技术,对人体体表的循经红外辐射轨迹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这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群之中的正常生命现象,证实了古人对十四经脉循行路线的描述,并归纳出它的5个基本特点和显现的规律,为进一步探讨与经脉路线相关的物质组成奠定了基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金森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6年31卷11期 4355-436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经络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之一,经络学说以一种完全不同于现代医学和生命科学理论的方式来阐述人体的机能调节和生命过程,强调人体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及其与外环境的统一平衡,在理论上有许多深刻的见解,并经受了长期临床实践的检验.文章从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许金森 第二届仁心雕龙学术论坛 2016年
【摘要】 经络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之一,经络学说以一种完全不同于现代医学和生命科学理论的方式来阐述人体的机能调节和生命过程,强调人体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及其与外环境的统一平衡,在理论上有许多深刻的见解,并经受了长期临床实践的检验.文章从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刘婷 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 2011年
【摘要】 日本京大世川教授把皮肤上导电量较高的点连接起来,称之为“良导络”。笔者结合现代研究成果认为“良导络”应该赋予更广的含义,所谓“良导络”者,即为具有良好传导功能的通道。“良导络”并不仅仅局限于导电,亦可导声、导热、导同位素、导离子等。中医学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谢远军 导师:胡翔龙 吴宝华 福建中医学院 福建中医药大学 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基础(经络实质研究)(硕士) 1996年
【摘要】 为了探讨经络现象的机理及其相应物质基础,该文应用同济医科大学研制的三通道组织氧分压测试仪,测定了手阳明大肠经和手厥阴心包经及其两侧旁开的非经对照区的组织氧分压.实验结果表明:在静卧的情况下,健康成人经脉循行线上的组织氧分压明显高于两侧旁开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