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2
- 2
- 12
- 12
- 10
- 8
- 5
- 11
- 8
- 7
- 5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龙海燕 龚蕾 等 《中国医药导报》 2014年11卷2期 105-107页ISTICCA
【摘要】 本文报道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2012年在1050例经桡动脉途径介入中1例桡神经损伤患者,对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三个阶段进行护理.通过护理后发现桡神经损伤症状减轻.证实经桡动脉穿刺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式,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洪连 导师:徐仁伵 南昌大学医学部 临床医学 神经病学(博士) 2021年
【摘要】 背景与目的:脑梗死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的“三高”特点,对于超急性期后的脑梗死患者目前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再生医学的新起为脑梗死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BMSCs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能力,同时能分泌多种神经营养细胞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祖秋 导师:傅国胜 浙江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背景: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是外科手术高危的颈动脉狭窄患者的替代方案。桡动脉途径已成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常规手术入路,与股动脉途径相比,优势明显。而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很高的相关性,经桡动脉途径行颈动脉介入治疗可以与冠状动脉介入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屈新辉 王万松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年24期 6965-696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缺血再灌注6 h后经动、静脉途径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疗效的差异。方法将27只大脑中动脉缺血2 h后再灌注 SD雌性大鼠模型随机分为颈动脉BMSCs组8只、尾静脉BMSCs组7只、颈动脉 PBS组6只和尾静脉PBS组6只。全骨髓贴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涛 顾建平 等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2年31卷1期 120-123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 探讨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疗效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18例Bar-row A型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采用可脱性球囊经股动脉途径闭塞颈内动脉破口处或破口处患侧颈内动脉主干.结果 术后18例颅内血管性杂音立即消失,1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武 李明华 等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0年19卷4期 281-28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推介最近5年经动脉途径使用可脱球囊、弹簧圈和Willis覆膜支架血管内治疗外伤性直接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DCCFs)和保留颈内动脉(ICA)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动脉途径血管内治疗的51例患者的54处TDCCFs,均首选可脱球囊作...
【关键词】 外伤性直接性颈动脉海绵窦瘘;血管内治疗;外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焕雄 曹作为 等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0年16卷2期 202-204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研究脑胶质瘤术后应用选择性颈动脉化疗的临床疗效,探讨药物选择、化疗时机及给药途径等相关问题.方法:对42例临床资料完整的脑胶质瘤进行次全切或大部分切除,术后经选择性颈动脉宁得朗(ACNU)或威猛(VM26)介入化疗.结果:显效10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哲 林成海 等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06年15卷5期 315-318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自从1927年Moniz发明脑血管造影术后,经过近80年的发展,脑血管造影技术已逐渐完善.人们尝试了多途径脑血管造影方法,如经颈动脉穿刺造影,经股动脉、肱动脉穿刺造影等.近年来欧、美、日、韩等国家开展了经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术,并在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辛颖 Vince RUSSO 等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05年7卷6期 509-51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脑内负责葡萄糖转运的两个重要蛋白质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与葡萄糖转运蛋白-3(GLUT-3)表达的变化,揭示HIBD后脑内能量衰竭的发病机制.方法将30只7日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树清 吴中学 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4年30卷5期 353-35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自发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诊治方法.方法9例单纯颈内动脉供血,其中6例采取球囊瘘内闭塞术,3例采用瘘口一同闭塞的颈内动脉闭塞术.11例采用微导管超选择性插管,行瘘的供血动脉及瘘口栓塞.栓塞后7例仍有供血者3例经压颈1个月瘘口消失,2例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