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8
- 2
- 27
- 4
- 3
- 1
- 1
- 6
- 3
- 3
- 3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慧 李忠杰 等 《心电与循环》 2017年36卷6期 393-395页
【摘要】 目的 探究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中心室起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2012年1月至2017年6月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资料,分析心室起搏的发生率、导管放置深度、起搏的有效性和起搏阈值.结果 1617例受检者中,起搏心房组1559(96.4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原 李乔华 等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3年2期 101-104,115页
【摘要】 快速性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疾病,鉴别诊断较困难,且危害极大。心脏猝死的绝大多数为快速性心律失常所致,这也凸显了及时准确诊断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重要意义。心电图是诊断心律失常的最重要手段,快速性心律失常发生时P波常与QRS波或T波重叠而难以辨认,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原 李忠杰 等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3年1期 40-42页
【摘要】 早在1774年,内科医生Squires首次提出,体外电刺激可以作用于人的心脏。次年,丹麦的内科医生Abildgaard 进行了电刺激作用于心脏的研究。1952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Paul M.Zoll 医生首次在人体胸壁的表面施行脉宽2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方胜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3年17卷4期 300-302页ISTIC
【摘要】 因普通金属环电极在食管内较难定位心室部位,而且起搏阈值高,检查时病人痛苦较大,限制了经食管心室起搏的临床应用.为探讨一种低阈值、简单易行的经食管心室起搏方法,笔者自行设计研制了一种经食管心室起搏导电球囊电极导管.该导电球囊电极经抽、充气可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赵海蓉 导师:郑方胜 青岛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心血管)(硕士) 2008年
【摘要】 目的:通过应用导电球囊电极导管进行经食管心室起搏,观察经食管心室起搏抢救各种缓慢性心律失常以及快速室速复律的可行性,并观察左心室大小对经食管球囊电极心室起搏的稳定性的影响。 方法:对2004.6-2007.2月在我院心内科、门诊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康宁宁 导师:郑方胜 青岛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硕士) 2004年
【摘要】 目的 采用导电球囊电极导管进行经食管心室起搏,评价其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应用效果,为导电球囊电极导管的临床应用提供可靠依据,使经食管心室起搏法在临床上得以推广应用. 方法 选择60例需做经食管心脏起搏电生理检查和诊治的病人,采用导电球囊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曲宗阳 周淑珍 等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9年35卷8期 83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例1 男,73岁,诊断"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升主动脉扩张",在全身麻醉下行心肺转流( CPB)下升主动脉瓣生物瓣膜置换术+升主动脉环缩成型术,患者术前经胸超声提示轻度左心扩大,轻度二尖瓣反流,轻度肺动脉高压. 手术操作顺利,复跳后HR 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赞凯 唐跃 等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13年29卷9期 829-832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旨在研究通过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经心尖的人工主动脉瓣支架瓣膜的植入手术.方法 使用北京美中双和医疗器械公司生产的20 mm的主动脉瓣支架瓣膜通过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的引导经过心尖部植入到6只30~40 kg的实验猪心脏中.将6只实验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竞宜 杜国庆 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6年22卷9期 1313-1316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 观察右室快速起搏建立心力衰竭犬模型的效果,探讨心房结构重构在心力衰竭与心房颤动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13只犬随机分为起搏组(n=7)和假手术组(n=6),于左、右心房各缝植4对电极,起搏电极缝植在右室心尖,连接实验用VOO型起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蒙华 刘唐威 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6年8卷3期 208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心室颤动(室颤)是导致老年患者心脏骤停的主要原因.为了解心脏骤停和心肺复苏的病理生理过程,改进复苏效果,我们以老龄大鼠为研究对象,应用经食管心脏起搏的方法对大鼠诱发室颤,复制心脏骤停的动物模型,为下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