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
- 5
- 2
- 1
- 2
- 1
- 1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5年14卷10期 849-85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评价心电图检测方法学和检测时机在即刻定性分类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在急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17例ECG诊断PSVT患者在心动过速发作状态下,经食管不同水平(ECGe)和不同肋间的V1(DIV1)导联记录心动过速发作的心电...
【关键词】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医学;食管不同水平心电图(ECG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顺银 黄德嘉 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1年29卷2期 8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本研究采用倾斜试验(HUT)与经食管心房起搏(TEAP)方法,探讨心房起搏对心脏抑制型血管迷走性晕厥(CIVVS)的治疗作用。 一、资料与方法 1. 对象:不明原因晕厥患者33例,其中男12例,女21例,年龄17~58岁,病程2~3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代自立 楚咏晗 等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8年31卷7期 60-61页ISTIC
【摘要】 <篇首> 1937年Mahaim等在解剖时首先发现一束心肌纤维自左束支与心室肌相连,其后又发现了房室结与心室及束支之间的异常解剖通道,后统称为Mahaim纤维[1].自1982年以来,随着外科手术,特别是射频消融术的开展,进一步证实,Maha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安金斗 冯嵩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8年22卷5期 404-406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选用不同的窦性心动周长(SCL),测定的不同年龄阶段正常儿童窦房传导时间(SACT)的参考范围.方法 选取1990~2006年行食管电生理检查的无器质性心脏疾病的儿童共158例,按年龄分为4~7岁,8~14岁两个年龄段(组),经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乔华 刘启明 《中国医师杂志》 2007年9卷11期 1509-151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食管心房调搏术对检测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临床研究.方法 收集整理58例经食管心房调搏术诱发房颤,其中32例进行了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时这58例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8例中45例程序期前刺激首先诱发...
【关键词】 预激综合征/并发症;心房颤动/并发症;心脏起搏,人工/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玲 高迎春 等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4年8卷4期 235-235页ISTIC
【摘要】 <篇首> 采用无创性食管起搏技术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做心脏电生理检查.资料阵发性房颤患者18例,男性14例,女性4例,年龄27~65(平均48.5)岁,近1年内有反复发作房颤史,且记录到至少1次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有阵发性房颤,超声心动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应兰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13卷35期 52,54页
【摘要】 <篇首> 经食管心房调搏(TEAP)是利用心脏刺激仪经放置在食管内的导管发放电脉冲,间接地刺激左心房使之除极,诱发某些心律失常,同时同步记录体表心电图和食管心电图,并应用食管心电图的P-E波振幅大、不易被掩盖、易辨认的特点确定P-与QRS波的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传珍 《中原医刊》 2005年32卷5期 49-50页
【摘要】 <篇首> 经食管心脏起搏是一种无创的电生理检查,尽管它的危险性小于有创的电生理检查,但检查持续的时间较长,有可能引起病人的不适或复杂的心律失常.因此,护士的密切配合十分重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