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4
- 1
- 6
- 2
- 1
- 1
- 3
- 2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方明 尚文璇 等 《实用医学杂志》 2024年40卷9期 1324-1330页ISTICPKUCA
【摘要】 缺血性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炎症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活化的小胶质细胞表现出促炎(M1)和抗炎(M2)两个不同的表型,调节小胶质细胞由M1向M2型转化是临床获益关键.研究表明自噬对小胶质细胞的表型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素琼 杨士来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14卷4期 136-139页
【摘要】 目的 描述县域医院护士共情疲劳的现状,探索与职业获益感及其他因素关系.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22年9—10月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2所二级甲等综合医院112名护士,使用护士职业获益感问卷、共情疲劳问卷调查其职业获益感、共情疲劳情况.结果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博 石金玉 等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23年28卷4期 377-382页ISTICCA
【摘要】 原发性肝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致死性恶性肿瘤,在我国尤其高发.近年来,以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已成为原发性肝癌不可或缺的重要治疗手段.免疫治疗在为患者带来生存获益的同时,也面临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岳芸 邓丽云 等 《全科护理》 2022年20卷32期 4575-4580页
【摘要】 目的:调查常州地区精神科护士职业获益感与共情疲劳的现状并分析二者相关性.方法: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常州地区5所精神专科医院的167名精神科护士,采用护士职业获益感问卷和共情疲劳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两者之间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勇 曾现伟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17卷11期 777-780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脑卒中是造成人类病死或病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急性大血管闭塞导致的脑血流量(CBF)急剧下降可以引起严重的神经元损伤.若不能在治疗时间窗内恢复脑组织灌注,则造成不可逆性脑损伤;而超出治疗时间窗的血管再通,有时不但无法挽救脑组织,还可能引起再灌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亮 赵旭东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0年24卷8期 633-637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总结中国系统家庭治疗中使用的系统性面质技术及其临床应用要点.方法:选取国内5位家庭治疗师所做的20例个案中39小时的系统家庭治疗录像,用演绎性主题分析对治疗师使用的系统性面质技术及相应目的进行编码,归纳系统性面质的组成要素.结果:系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晓萍 王腾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07年14卷22期 1725-1727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评价注射用唑来膦酸与伊班膦酸治疗癌性骨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52例,其中唑来膦酸组26例,伊班膦酸组26例,采用平行对照研究方法.每组各用药2~4个周期.观察用药后患者临床获益率、起效时间、持续时间及骨扫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华敏 梁军 等 《肿瘤防治杂志》 2003年10卷11期 1205-1206页ISTICPKUCA
【摘要】 为评价希罗达单药治疗复发转移晚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采用希罗达单药治疗患者32例.结果无CR, PR 10例(31.2%),SD 15例(46.9%),PD 7例(21.9%).临床获益患者(CR+PR+SD)25例(78.1%)....
【关键词】 抗肿瘤药/治疗应用;肿瘤复发,局部/药物疗法;乳腺肿瘤/药物疗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宪璋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2年10卷3期 183-188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童年创伤与躯体化障碍形成的关系.方法:对象为一躯体化障碍女性患者,通过治疗性晤谈,收集其病史、阻抗、移情和反移情等材料,使用内省的、通情的和精神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童年期有严重的创伤经历,其特征是丧母及长期的过度劳累性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