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
- 5
- 3
- 2
- 2
- 2
- 2
- 2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一敏 《现代预防医学》 2012年39卷11期 2863-2864,286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经发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PCI)患者术后的卧位类型、及卧床时间对患者舒适度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2009年5月~2010年9月的140例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60例,实验组(B组)80例.A组术后采用传统方法护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磊 周可 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5年33卷1期 6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目前,冠状动脉造影和治疗术常规经股动脉途径,术后股动脉鞘一般处理方法为拔除后徒手压迫,然后绷带包扎制动12~24 h,患者痛苦大,并发症多.而应用血管缝合器缝合动脉穿刺点,术后4 h即可下床活动,大大减少了卧床时间,患者痛苦少,该技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丽娜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年18卷20期 2385页ISTIC
【摘要】 在植入永久起搏器术后,患者术肢必须保持制动,以防伤口出血和造成起搏器脱位,但临床却存在以下问题:(1)很多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术肢和肩膀总是无意识的乱动,易使沙袋掉落;(2)纱布绷带固定后,由于纱布较窄容易滑脱、松动、移位;(3)传统腹带固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霞 胡三莲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年18卷4期 471页ISTIC
【摘要】 血液透析是肾衰竭患者主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之一,建立一条有效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的前提.股静脉留置导管是血液透析患者临时性血管通路之一,是最简单、最安全的方法,临床应用广泛.由于股静脉位置较深,管径粗,压力大,加之血液透析时要使用抗凝药物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钱茜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0年16卷5期 526页ISTIC
【摘要】 <篇首> 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穿刺点一般采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8 h,制动24 h的方法来止血.由于弹力绷带黏性强,包扎时间长,皮肤长时间受到化学性的刺激,所以在撕除绷带时极易造成局部皮肤的破损,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故用正确的、技巧性的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洪梅 徐丽 《中国基层医药》 2007年14卷2期 279-28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分析挫伤性前房积血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37例(37眼)挫伤性前房积血患者进行治疗,方法是半卧位,双眼绷带包扎、制动,止血剂、皮质类固醇激素、甘露醇的应用,并及时处理并发症,5 d内治疗无效者行前房穿刺冲洗.观察积血吸收时间、视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福芹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年22卷17期 14-15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PCI)患者术后的卧位类型,及卧床时间对患者舒适度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001年5月-2002年5月收集的60例PCI术后患者设为对照组(A组),2002年8月-2003年8月的80例同类患者设为实验组(B...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娅琴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年22卷1期 12页ISTIC
【摘要】 <篇首> 患者经股动脉穿刺做心脏相关检查和治疗后,因其穿刺点小,一般采取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制动24h的方法来止血.由于弹力绷带黏性强,且包扎时间较长,使皮肤长时间受到机械性和化学性的刺激,在解除制动时,极易造成相关部位皮肤的损伤,从而给患者带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英慧 杨剑峰 等 《实用护理杂志》 2002年18卷2期 35-35页ISTIC
【摘要】 <篇首> 在行心脏介入治疗手术时,通常进行右股动脉或左股动脉穿刺,术后穿刺部位皮下血肿是心脏介入检查、治疗术的常见并发症.如何有效地压迫包扎动脉穿刺创口,是介入治疗手术后预防皮下血肿发生的关键.过去应用的主要包扎方法为,股动脉穿刺术后采用弹力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贤玉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0年02卷2期 180页MEDLINE
【摘要】 目的:分析外伤性前房积血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对我院2003年10月~2009年6月收治的50例(50眼)外伤性前房积血患者进行治疗,方法是半卧位,双眼绷带包扎、制动,止血剂、皮质类固醇激素、甘露醇的应用,并及时处理并发症,5天内治疗无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