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9
- 4
- 1
- 1
- 1
- 1
- 5
- 2
- 2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朱政霖 任朝晖 《中国医疗设备》 2016年31卷3期 48-49,19页ISTIC
【摘要】 本文阐述了一种经颅电刺激发生装置的研制过程,该装置主要由STC12C5410单片机、DA转换器、缓冲放大器和隔离装置等构成,可在上位机软件的控制下,产生不同频率、幅值和波形的刺激信号,具有功耗低、安全性好、参数调节方便等特点,对于经颅电刺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永波 《中国医疗设备》 2012年27卷7期 147-149页ISTIC
【摘要】 心电图机是医疗诊断时常用的电生理检测仪器,同时在生物医学工程中也是理论和实践性的代表.本文前部分介绍了ECG-6511型心电图机的工作原理,后半部分通过实例介绍了部分故障的处理方式,以此让临床工程师对心电图机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旭 陈丕德 等 《医疗设备信息》 2001年16卷4期 58页ISTIC
【摘要】 <篇首>故障 1 Ⅰ导无心电信号输出,定标正常。 分析与检修从Ⅰ导无心电信号输出这一现象看,故障似乎发生在导联电极拾取信号障碍或输入缓冲放大器上,但仔细观察其它各导联波形,发现Ⅱ导与Ⅲ导, avR与 avL、 avF与 V1、 V2与 V3、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广生 陈清奎 等 《医疗设备信息》 2001年16卷4期 62页ISTIC
【摘要】 <篇首>一台 ECG-11A型心电图机的 V5导联无输出信号,检测 V5导联线正常。 根据电路图可以确定,问题发生在导联选择器及其前面的缓冲放大器。导联选择器为八选一选择器 4052,缓冲放大级及其周围元件与电路图不符,实际缓冲放大级集成块为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韦冬 《医疗装备》 2011年24卷12期 87-88页
【摘要】 故障一:进行心电信号的描记时,无波形出现.经检查发现机器的电极脱落,重新安装肢体电极与胸电极,故障现象未见改变.故障分析:电极脱落指示检测电路由Ic109和R140、R141、R142、R143组成.R140 - R143是两个分压器,得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永和 田涛 等 《医疗装备》 2009年22卷5期 65-65页
【摘要】 <篇首> 当心电图机输入电路(其中包括病人电极、导联线、输入平衡电阻、输入缓冲放大器、威尔森网络和导联选择模拟电子开关及相关电路等)发生问题时,会造成一导或多导没有心电信号的故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尤伟 《医疗装备》 2003年16卷2期 16-17页
【摘要】 <篇首> 1前置放大器电路原理ECG-6511心电图机的前置放大器电路单元(UT-20783)由缓冲放大器、前置放大器、光电耦合器和DC/AC变换器等组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正明 《医疗装备》 2003年16卷6期 7页
【摘要】 <篇首> 故障现象:I导不出图,定标和其他导联记录正常.原理分析:心电信号是通过导联线电极给取,经平衡电阻(R100~Rio8)加到缓冲放大器IC100~IC102的输入端.二极管D1oo~D117组成输入保护电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曾昭龙导师:刘铁军 电子科技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硕士) 2016年
【摘要】 大脑是人体最为复杂和重要的器官。时至今日,大脑依旧是人类认知的黑洞,人类迫切地希望了解大脑的工作方式。随着世界范围的“脑计划”开展,脑功能研究被推向高潮。脑功能研究中脑电图技术(Electroencephalography,简称 EEG)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巍 钟祖云 等 《医疗卫生装备》 2008年29卷2期 21-2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制一种能自动控制压力和稳压时间的便携式压力止血绷带.方法:应用微电脑技术和传感技术,利用现有的气压止血绷带,通过小型控制器对绷带压力、止血时间等进行控制.结果:便携式压力止血绷带主要包括气囊压力绷带、微型压力泵,压力传感器,前置放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