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129
- 151
- 64
- 1190
- 705
- 118
- 99
- 62
- 594
- 243
- 96
- 94
- 80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吴光亮 蔡海燕 等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39卷11期 2724-2728页 ISTICCA
【摘要】 "痰"与"瘀"虽属不同的病理产物和致病因子,但两者可相互影响,且与中风的发展转归有着密切关系.痰瘀互结是缺血性中风的核心病机,贯穿中风病的全过程.近年来的相关研究从细胞、分子、基因等微观水平探讨了缺血性中风病痰瘀互结证的生物学机制,已发现有...
【中文期刊】 解雨彤 王朝迅 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20卷16期 91-93页
【摘要】 中风是临床常见的疑难病症,历代医家将其列为四大难证(风、痨、臌、膈)之首,其中,缺血性中风较出血性中风更为常见.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已较为系统,但其发病率、致残率及病死率仍很高,是目前位列我国第一位的死亡原因,所以防...
【中文期刊】 李建媛 罗道珊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35卷7期 501-50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腹针和体针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依照本研究纳入标准,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入选病例分成腹针组30例、体针组31例、腹针和体针结合组31例,根据腹针理论的取穴原则,选取腹针的腧穴并使用一定的针刺手法进行治疗,对照观察神志、...
【中文期刊】 郑志新 马斌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7年22卷2期 99-101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索缺血性中风病证候诊断标准研究中舌象提取的方法.方法:采用最优尺度分析对缺血性中风病的证候要素和舌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证候要素与舌象之间存在的关系:风和灰苔、淡白舌有联系;火和紫舌、红舌、黄苔有联系;痰和暗舌、青舌、紫舌、舌下络脉...
【中文期刊】 付海涛 程皓 等 《陕西中医》 2019年40卷2期 257-259页 ISTICCA
【摘要】 刘冬立教授认为老年心脑血管病的生理病理特点包括:脏腑机能衰退、多脏受损;阴阳并虚;病理产物壅盛:痰饮、瘀血、水湿;气机升降失调."气"、"血"在疾病发生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在心脑血管病及老年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认为气滞血瘀是...
【中文期刊】 张亚男 邹忆怀 等 《陕西中医》 2019年40卷12期 1765-1767页 ISTICCA
【摘要】 本文旨在介绍邹忆怀教授对缺血性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及治疗用药经验.邹忆怀教授认为缺血性中风病性虚实错杂,其发病的根本原因在于脏腑正气亏虚,痰瘀胶结滞于血脉,积重成毒损伤脑络,气血升降化生失常,脉络脑髓受损.治疗方面需标本兼顾,方能驱邪不伤正,...
【中文期刊】 范才文 康然 等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16卷15期 2231-2233页 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中风病(脑梗死)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关系.方法 168例急性缺血性中风病病人辨证分为7个证型:风痰瘀阻证、气虚血瘀证、风痰火亢证、痰热腑实证、风火上扰证、阴虚风动证、痰湿蒙神证,分别测定其血清H...
【中文期刊】 唐璐 高颖 等 《环球中医药》 2018年11卷12期 1892-1896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通过探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证候与生物学指标的相关性,为完善精准辨证论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急性期缺血性中风病患者起病后72小时内、第7、14天热休克蛋白70(HSP70)、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水平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