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30
- 10
- 9
- 28
- 23
- 9
- 4
- 79
- 26
- 25
- 18
- 1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吴家钰 张珊珊 等 《心理研究》 2024年17卷5期 461-469页
【摘要】 采用中学生校园欺凌问卷、社交焦虑量表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对758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社交焦虑在中学生校园欺凌与睡眠质量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及留守经历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传统/网络欺凌能显著正向预测睡眠质量;(2)社交焦虑在校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丹鹤 李君 等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2年20卷6期 828-834页
【摘要】 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大学生遭受网络欺凌行为量表筛选出网络受欺凌个体,并以未受欺凌个体为对照组进行实验,研究网络受欺凌个体的情绪注意偏向以及注意偏向训练对网络受欺凌个体产生的干预作用.研究分为两个实验:实验1采用点探测范式,探索网络受欺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珂欣 廖颖珊 等 《现代预防医学》 2023年50卷8期 1392-1397,1435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初中生受传统欺凌和受网络欺凌经历与抑郁的关系,以及注意控制在欺凌经历与抑郁之间的作用.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郑州市某初中1 712名学生参与问卷调查,采用Olweus受欺负问卷(OBVQ)、网络欺凌问卷(CBCVE)、病人健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晓 李淑君 等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5年33卷10期 1452-1456页ISTIC
【摘要】 网络欺凌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网络欺凌受害与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关联.网络环境的匿名性和无时限性使得大学生更容易成为网络欺凌的受害者,而这种经历不仅对其心理状态造成负面影响,还可能导致非自杀性自伤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虞若月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5年12期 36-39页
【摘要】 [活动背景]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明确指出,人际交往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我国网络欺凌现象呈现低龄化趋势,小学生也时常卷入到网络欺凌事件中.国家对防范网络欺凌愈加重视,2024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鲍振宙 刘花 等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5年23卷4期 504-512页
【摘要】 对 1083 名青少年进行为期六个月的两次追踪调查,采用纵向网络分析法考察青少年焦虑抑郁的核心症状,探究校园欺凌旁观行为与焦虑抑郁症状的网络关系,并检验该网络结构的跨时间差异性.结果发现:(1)青少年焦虑抑郁的核心症状为T1 时间的"我过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秀娟 谢琳琳 等 《伤害医学(电子版)》 2025年14卷2期 1-7页
【摘要】 目的 探讨中学生童年虐待经历与网络欺凌的关系及同伴关系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为预防网络欺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4年3-4月,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采用网络欺凌受害、网络欺凌施害及童年创伤经历量表对广东省汕头市8所中学的2 119名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培培 王源莉 等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34卷15期 2759-2763页CA
【摘要】 目的 探讨反刍思维和校园欺凌对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伴网络成瘾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反刍思维量表(RRS)、校园欺凌经历问卷(C-SBEQ)及网络成瘾量表(IAT)对189例12~18岁抑郁障碍患者进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永耀 张野 等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5年23卷2期 241-248页
【摘要】 在网络欺凌事件中,网络旁观者对事件演变发挥着关键作用.研究通过 2 个实验,考察网络受害者反应对旁观者建设性干预意愿的影响及状态共情的调节作用.实验 1 通过操纵受害者的不同反应,考察其反击、求助和忽视行为对网络旁观者建设性干预意愿的影响;...
【关键词】 网络欺凌;受害者反应;旁观者建设性干预意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小虎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5年18期 14-20页
【摘要】 为调查童年不良经历对中学生网络欺凌行为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为中学生网络欺凌行为预防和教育提供参考,采用随机抽样,选取江苏省徐州市三所中学共1598名学生参与问卷调查,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及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童年不良经历正向预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