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
- 2
- 1
- 1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宋世斌 陈国华 《甘肃畜牧兽医》 2024年54卷3期 62-67页
【摘要】 为研究羊传染性脓疮病毒(Orf virus,ORFV)ORF047编码IMV上的膜蛋白在病毒与宿主互作过程中的功能,本研究选择pBT3-N和pBT3-SET两种不同表达特性的诱饵载体,分别成功构建了 pBT3-N-0RF047、pBT3-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继丽 段文学 等 《兽医导刊》 2020年13期 43页
【摘要】 羊传染性脓疮皮炎是一种高度接触传染的羊养殖常见病,我国各省区均有该病的流行报道.任何年龄的羊都可以感染该病,发病率在3.2%~17.7%之间.所以我国的养殖户必须要做到该病的防治工作,进而保证自身的养殖效益.本文结合羊传染性脓疮皮炎的流行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宏英 田永平 《畜牧兽医杂志》 2012年31卷6期 129-130页
【摘要】 1病原学羊口疮病毒属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中的传染性脓疱病毒。病毒粒子呈砖形或椭圆形的线团状,其表面呈绳索结构,上下以若干"8"字形交织排列,颗粒外面有一层膜。该病毒可在牛、绵羊、山羊的肾细胞以及犊牛和羔羊的睾丸细胞上生长,并产生细胞病变。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魁 贺文琦 等 《中国畜牧兽医》 2008年35卷11期 133-137页
【摘要】 羊传染性脓疱皮炎病毒(ORFV)是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的代表种,具有高度的嗜上皮性,主要引起人和动物的接触传染性皮炎.本病传染性强、发病率高,呈世界性流行,给养羊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并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具有一定的公共卫生学意义.ORFV不...
【关键词】 羊传染性脓疮皮炎病毒(ORFV);基因组成;功能蛋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成宜林 《中国动物保健》 2001年1期 10页
【摘要】 <篇首> 羊口疮是传染性脓疮病病毒所致的传染病,其特征为口唇等处皮肤和粘膜形成丘疹、脓疱、溃疡和结成厚痂,该病若为良性经过时,这种痂垢逐渐扩大、加厚、干燥,1-2周内脱落而恢复正常.严重时,患部继续发生丘疹、水疱、痂垢,有时波及整个口唇周围及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占金荣 罗叶平 等 《浙江畜牧兽医》 2001年26卷1期 32页
【摘要】 <篇首> 松阳县四都乡榔树村丁某,2000年4月从缙云引进山羊60只,4天后发现有"烂嘴,眼肿”等现象,几天后病羊20余只,死亡羔羊1只.经诊断为山羊传染性脓疮病.1 临床症状病羊精神沉郁,采食困难,重者废食,唇部和眼周围皮肤出现红色丘疹,水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尚达 《湖南畜牧兽医》 2001年3期 19-19页
【摘要】 <篇首> 随时着畜牧业结构的调整,平江县养羊业迅速崛起.1990年全县山羊发展还只有4,5万头.养羊业已成为我县富民强县的一大举措.但是,由于山羊数量的急剧增加和散养变群养的集约经营以及频繁的流通交易,使其发病率增高,病种增多.许多我县历史上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游元祯 《福建畜牧兽医》 2001年23卷4期 3页
【摘要】 <篇首> 山羊口疮又称传染性脓疮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现将1例山羊口疮病继发臃炎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 我县飞竹镇陶洋村村民陈某饲养山羊60只,2000年12月从本县松山镇八井村等地又购买山羊20只.未经隔离,将新购的山羊同自家山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