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
- 1
- 1
- 1
- 1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正庆 王学宏 等 《中学生物教学》 2015年5期 67页
【摘要】 1 疑问王学宏[河南省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466600)]群落演替的原因都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吗?人为因素的干扰也会影响群落的演替,这属于自然选择吗?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人工选择不属于自然选择,群落演替的原因都是自然选择的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义超 《中学生物教学》 2015年11期 43-46页
【摘要】 "群落的演替"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生态学部分的重要内容.课程标准对该部分内容的要求是能阐明群落演替的概念、规律及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这也体现出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体系,应紧紧抓住"动态发展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巧燕 来利明 等 《生态学杂志》 2019年38卷1期 89-9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草地灌丛化是全球草地退化的普遍现象,理解草地灌丛化的过程和机制对灌丛化草地的恢复十分必要.目前有多种假说解释草地灌丛化现象,尽管大部分假说认为灌木和草本植物对土壤水分的不同利用方式在草地灌丛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有关直接实验证据仍十分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慧 周国模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7年28卷5期 1414-142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浙江省临安市选择典型天然次生灌丛,分别进行封禁和目标树抚育,探讨灌丛恢复为乔木林的可能性.结果表明:4年后,与未管护(对照)相比,封禁和目标树抚育后群落平均胸径分别提高1.3和2.6倍,平均高度分别提高0.5和1.1倍;目标树抚育林木出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昌龙 肖斌 等 《生态学杂志》 2011年30卷2期 241-24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石羊河下游不同年代盐渍化弃耕地自然群落为对象,利用优势种群的消长和土壤养分的动态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退耕地群落演替与土壤养分之间的动态变化以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植被类型一般经历3个阶段:田间杂草→荒漠草本→荒漠灌木,但群落演替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