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98
- 14
- 1
- 7
- 5
- 4
- 2
- 1
- 8
- 7
- 7
- 5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小彬 王燕 等 《生态学报》 2011年31卷16期 4638-465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加强农田土壤保持耕作管理,科学认识和调控农田耕作系统能流碳流,提高农业生态系统固碳减排能力,对于减缓农业对全球温室效应的贡献具有重要意义.以北方半湿润偏旱区山西寿阳旱作春玉米土壤保持耕作试验研究为基础,利用田间定位观测数据、辅助能投人参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浩亮 周宏 等 《中国农业气象》 2015年4期 393-405页
【摘要】 耕作系统主要包括土壤系统、作物系统和区域气候系统等几个相对独立、但又紧密关联的组成部分,涉及作物栽培模式、作物类型、杂草和病虫害及农田水土资源管理等方面,在黄土高原生态系统管理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过去50a (1951-200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鹏 李向义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25年49卷8期 1329-133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绿洲过渡带是塔克拉玛干沙漠生态安全的天然屏障,同时也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为敏感的脆弱地带,开展绿洲农田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对于该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新疆策勒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喜 何志斌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25年49卷8期 1312-132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河西走廊作为甘肃省及西北地区的农业与生态重地,其绿洲农业依托丰富光热资源,以灌溉农业为主,多元化种植结构显著,该地区不仅是重要的经济区域,还具备显著的农业独特性与多样性优势.研究区位于河西走廊中部,黑河流域中游,是河西走廊绿洲农业生态区的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向东 陈尚洪 等 《生态学报》 2006年26卷11期 3782-378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运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方法,对四川盆地稻田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多熟高效保护性种植模式进行生态经济评价.结果表明,油-稻-芋模式比油-稻传统耕作种植模式的农产品服务价值高32.42%,固定CO2和释放O2的价值高17.03%;麦-稻保护性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景成 韩兴国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3年14卷8期 1385-139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陆地生态系统是重要的碳库之一,在碳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森林、农田生态系统,综述了土地利用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贮量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土地利用变化显著地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造成系统碳贮量的变化,这很大程度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中村慧 柘植隆宏 等 《资源与生态学报(英文版)》 2014年4期 370-380页
【摘要】 野生动物友好型耕作(Wildlife-friendly Farming,WFF)实践是一种维持农田生态恢复的良好方式。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影响日本佐渡岛农民实施WFF的因素和提出影响这种实践传播的政策。对佐渡岛上把大米销售给日本农业合作社(...
【关键词】 环境友好型耕作;计划行为理论;全球重要农业遗产系统(GIAH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巴晓博 隋鑫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23年34卷7期 1883-189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科学评估覆盖作物种植体系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可以为东北地区保护性耕作模式构建提供重要参考.本研究基于实证分析,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理论基础,选取禾本科作物黑麦草、豆科作物紫花苜蓿和毛苕子作为覆盖作物分别与玉米间作,以玉米单作模式为对照,从产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世杰 熊淑萍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7年28卷1期 142-15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黄淮砂姜黑土区冬小麦-夏玉米复种两熟种植体系中,研究了小麦季3种耕作方式(常规翻耕、旋耕和深松)结合夏玉米播前3个施氮量(120、225和330 kg·hm-2)对玉米季主要生育时期根际土壤氮素转化微生物作用强度及酶活性、无机氮含量和产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宾 孔凡磊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0年21卷1期 91-9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大田试验、室内分析与生产调研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耕作方式对农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少、免耕以及秸秆还田等保护性耕作措施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累积;免耕秸秆还田(NTS)方式0~5 cm土层土壤有机碳累积量比传统耕作(CTA)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