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
- 2
- 2
- 2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杨珠 刘学军 等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年25卷4期 296-299页
【摘要】 应用选择溶解性的化学提取和幼苗试验等方法,研究了湖南省几种耕型红壤及其发育而成的水稻土铜的化学形态及其与土壤有效铜的关系,以及红壤旱地改水田后施铜对水稻吸铜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土壤中的铜主要以有机态(15.2%)、无定形铁态(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展羽 吴云聪 等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41卷3期 241-246页
【摘要】 为揭示红壤区不同的耕作方式对坡耕地径流及养分流失影响的差异,通过野外径流小区试验,分析对比在3种典型降雨下,南方红壤丘陵区的纵坡间作(措施1)、纵坡种植(措施2)和横坡种植(措施3)等3种耕作方式坡耕地的产流、产沙及氮、磷流失特征.研究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杨珠 刘学军 等 《土壤通报》 2000年31卷5期 210-212页
【摘要】 对湖南省10个有代表性红壤样品进行化学分组测定.结果表明,土壤有机态、无定形铁态、晶形铁态和残留态铜分别占全铜量的15.2%、11.7%、17.2%和56.0%.红壤性水稻土有机态和无定形铁态铜,明显高于耕型红壤,而晶形态、残留态铜则相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源远 崔婷婷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7期 2817-282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崩岗是地质构造、地貌条件、气象水文、植被、人类活动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复合侵蚀地貌,崩岗的形成与发展已严重制约了当地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通过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方式、优化景观格局是防治红壤区崩岗侵蚀的重要手段.如何从斑块类型水平揭示景观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龙军 张黎明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35卷12期 3959-396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准确估算土壤全氮密度和储量的动态变化能为氮肥优化管理和水体富营养化防控提供重要依据.以位于福建省不同地区的闽侯县、同安区、武平县和永定县1982年11087个样点及2008年1616个样点建立的1∶5万土壤数据库为基础,利用尺度上推的方法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河仙 谢小立 等 《生态环境》 2008年17卷4期 1645-1649页
【摘要】 通过对南方红壤坡地农作区、茶园、柑橘园、退化区和恢复区5种不同利用方式所产生的地表径流量的全年连续观测及其径流水中养分含量分析,结果表明:覆被植物群落类型单一化和农事耕作都能增加地表径流量、次数和增加养分流失,5种类型地表径流量不论是月平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新平 王兆骞 等 《水土保持学报》 2002年16卷2期 36-40页
【摘要】 结果表明,与大豆单作相比,黄花菜和百喜草植物篱笆径流量、侵蚀量分别减少了4.67%,37.82%,植物篱笆处理和大豆单作处理的径流量、侵蚀量与开始形成径流所经历的时间之间呈显著负相关,而径流量与侵蚀量之间为显著正相关关系,建立了相应的降雨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