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6
- 4
- 2
- 1
- 1
- 1
- 6
- 4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景丹蕤 李筱芳 等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21年41卷6期 484-48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耳念珠菌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病原体,不仅鉴别困难、致死率高、易导致院内传播,还可对多种抗真菌药物产生耐药性。但其耐药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本文综述了 ERG11的错义突变或过表达、外排泵、 TAC1 B突变、额外的5号染色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淑如 杜浛 《菌物学报》 2020年39卷11期 2044-205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已成为引起严重院里感染的新兴病原真菌.自2009年第一次报道以来,耳念珠菌在全球迅速传播并导致几次院内感染的暴发.与念珠菌属其他成员相比,耳念珠菌具有诸多特点,比如多重耐药、鉴别困难、死亡率高、易在医院内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邴健 《菌物学报》 2020年39卷11期 2120-213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耳念珠菌感染及其耐药问题已愈演愈烈,其临床耐药机制的研究已刻不容缓.本文整理了国内外耳念珠菌临床菌株对三大类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并从外排泵异常表达、靶标蛋白突变、生物被膜和基因组可塑性4个方面总结了耳念珠菌已报道的或潜在的耐药机制,并与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小强 王广芬 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20年30卷2期 317-32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是一种新型的多重耐药真菌,它能引起侵袭性感染,病死率高,用传统的酵母菌鉴定方法难以识别.2009年首次在日本发现,后陆续在全球各地相继被报道.耳念珠菌可定植于患者皮肤,在环境中持续存在,并在患者间进行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光俊 马娟娟 等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21年38卷2期 136-139页ISTICCA
【摘要】 耳念珠菌( Candida auris )作为一类重要的感染性病原微生物,能够广泛定植于黏膜和皮肤上.自2009年首次报道以来,世界多地不断有新的耳念珠菌检出,呈现出全球流行趋势,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已引起各国重视〔1〕.随着免疫抑制药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倩 邴健 等 《菌物学报》 2018年37卷10期 1278-128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也被称为“超级真菌”,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人体病原真菌新物种,临床分离株通常具有多重耐药和高致死率等特征.2009年日本首次报道耳念珠菌之后,其感染病例在多个国家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目前已报道的病例分布在全球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付璟 石继和 《中国药房》 2014年25卷23期 2136-213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研究黄芩素体外抑菌与体内抗炎作用.方法:采用滤纸片研究黄芩素(10 mg/ml)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的抑制作用;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黄芩素对上述5种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二甲苯诱发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农辉图 李菊裳 等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1999年13卷10期 438-44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了解耳真菌病的致病菌种及其药物敏感性,进而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①从325例本病患者中随机选出的110例进行真菌培养及菌种鉴定.②用Etest技术,以酮康唑(KE)、伊曲康唑(IT)、氟康唑(FC)、氟胞嘧啶(FL)及二性霉素B(...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笑梅 《中国热带医学》 2011年11卷4期 487-48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通过外耳道真菌感染的分离培养及茼种鉴定,了解目前高感粢率的真菌菌属分布.方法 采集到本院就诊的外耳道瘙痒症病例的标本,进行直接镜检、分离培养、显色培养、染色镜检这一鉴定过程,观察培养基上的菌落生长、镜下观察真菌菌丝和孢子.结果 本次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永强 黄健 等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1年46卷3期 232-234页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提高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表现的认识,以便能及时诊治并做好必要的防护.方法 分析55例坦桑尼亚首诊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HIV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其预后.55例患者中男23例,女32例;年龄...
【关键词】 HIV感染;艾滋病相关机会致病菌感染;耳鼻咽喉疾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