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5
- 6
- 5
- 1
- 1
- 1
- 4
- 3
- 3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林国彤 张宇 等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24年22卷5期 811-81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利用外毛细胞乙酰胆碱受体α9亚基敲除(Knock-out,Chrna9 KO)与功能获得性敲入(Knock-in,Chrna9 KI)的点突变小鼠,重点关注Prestin蛋白水平与耳蜗频率编码方面的差异,研究耳蜗传出神经支配对听力发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运凯 谢鼎华 等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04年2卷4期 245-24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研究发育和成熟过程中的prestin基因敲除小鼠听力特征,比较其听力损害和外毛细胞(OHC)丧失的相关性,初步探讨OHC丧失的机制.方法利用听性脑干反应(ABR)、抗小鼠耳蜗毛细胞特异性的肌浆球蛋白7a(Mysojn 7a)抗体免疫染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涛 关添 等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09年28卷4期 416-419页ISTIC
【摘要】 介绍了基于DDS(direct digital frequency synthesis,直接数字频率合成)芯片AD9833的电子耳蜗无线传输模块电路.首先描述了该模块的硬件组成原理,并对其中的SPI接口、DDS调制以及功率放大电路做了较为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轶 贾淑萍 等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4期 477-482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研究豚鼠耳蜗外毛细胞的细胞膜电导和机械负荷对细胞电致运动的动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使用分离自豚鼠耳蜗第四回的外毛细胞,采用全细胞电压钳和微室电极技术。使用以光电二极管为基础的测量系统来测量电致运动。结果外毛细胞的膜电导可以同时影响电致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飞帆 韩维举 等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09年17卷5期 510-51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Corti器被声波激发产生振动,并且形成正向反馈,使行波得到机械放大,从而使微弱的声音刺激信号得以放大,这样可以使内耳感受到强度范围极宽的声音,这是内耳的一种主动过程,被称为"耳蜗放大器",这种功能还有其他不同的名称:反馈马达(fe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田英 何文璇 等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06年4卷3期 205-20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为了解析不同的环境声,哺乳动物的耳蜗有着很高的灵敏度、频率选择性和时间分辨率,目前大都认为耳蜗的这些能力是由被称为耳蜗放大器的主动机制利用代谢能量放大耳蜗隔的振动完成的.现有的关于耳蜗放大机制理论的依据主要来源于基底膜振动的单点测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运凯 谢鼎华 等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05年3卷2期 140-143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引言1985年Brownell等首先报告耳蜗外毛细胞(OHC)受电刺激时,OHC膜电位的变化改变其长度,称为电运动[1].随后的10多年,OHC电运动的特性及其生理机制成为许多听力学家十分感兴趣的研究课题,并确定OHC外侧膜的运动蛋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振伦 顾瑞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05年3卷3期 215-21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1948年,Thomas Gold提出耳蜗具有主动放大机制,即耳蜗选择性地使微弱的声音增大和清晰的功能,1983年Hallowell Davis[1]将其命名为耳蜗放大器(cochlear amplifie).耳蜗放大器的本质是什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梦和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1年36卷5期 338-341页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外加直流电流后对耳蜗基底膜振动的影响.方法在豚鼠耳蜗底回距圆窗龛缘2.4mm处开一直径约0.4mm小孔,作为测量活体基底膜的振动速度测试窗.在测试窗上、下缘的鼓阶、前庭阶各开一小孔,将铂-铱电极置入鼓阶、前庭阶作为跨蜗管的电刺激电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利 汤浩 《生理科学进展》 2008年39卷1期 53-56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近几年的研究发现,在耳蜗基底膜的外毛细胞膜上有一种新奇的蛋白质:prestin(马达蛋白),它能感受细胞膜电位的变化,进而发生构象改变,引发外毛细胞的形状和表面积的改变.Prestin作为一种独特的马达蛋白,能驱动耳蜗外毛细胞的电能动性(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