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338
- 255
- 99
- 20
- 3
- 1188
- 120
- 83
- 80
- 40
- 823
- 178
- 98
- 92
- 8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杨青 李晓清 等 《护理研究》 2016年30卷5期 620-621页 ISTICPKU
【摘要】 [目的]观察耳针在中风后病人抑郁预防中的应用。[方法]将155例符合纳入标准的中风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78例和对照组77例。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耳针治疗及护理,对照组只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前、干预后2周、4周以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
【中文期刊】 王鸣 刘志诚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10期 2049-2055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观察“针叩联合耳针”对阴虚夹瘀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脂肪-胰岛内分泌轴”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08例阴虚夹瘀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针叩联合耳针”组和“针叩”组,各54例。针叩耳针组采用针刺和叩刺联合耳针施治...
【中文期刊】 梅志刚 刘晓洁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年33卷23期 5890-5892页 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从胆碱能抗炎通路探讨耳针血清对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拟糖尿病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耳针穴位刺激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并取血清,体外培养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株,细胞分别培养于不同血清条件的培养液中.采用MTS/PMS比色分析法测定各组细胞的...
【中文期刊】 徐江红 佟杰 等 《世界中医药》 2011年06卷1期 61-62页 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生殖功能障碍与糖代谢异常并存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持续无排卵、雄激素过多和胰岛素抵抗(IR)是其重要特征.一般认为,胰岛素抵抗的发生率为10%~20%,但育龄期患者IR的发生率可达50%~70%,明显高于...
【中文期刊】 王茵萍 刘晓铭 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27卷6期 519-522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优选针灸延缓衰老治疗方案,讨论耳针的临床作用.方法以50~79岁中老年患者为观察对象,以衰老症状积分为指标,应用正交设计法,对影响衰老针灸疗效的4因素3水平进行优选.结果 年龄在50~59岁之间,属于脾胃虚弱证型者,选取足三里与关元穴...
【中文期刊】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年25卷6期 476-477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埋线、火针、耳针综合针灸疗法治疗组与口服丹参酮对照组在痤疮治疗中的差别.方法 治疗组埋线6次,前3次每周1次,后3次隔周1次;火针按需要于埋线后施行;耳针每周1次;对照组口服丹参酮胶囊,2组均8周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结果 治...
【中文期刊】 唐中生 吕明庄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8年23卷3期 270-272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指由于脑血管疾病和心血管病变的原因,因缺血性组织缺氧和出血性脑损害所导致的认知丧失[1],已成为威胁高龄人群生命的重要疾病之一.研究表明,脑缺血损伤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
【中文期刊】 卢雨微 吕明庄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8年23卷2期 168-17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耳针对血管性痴呆(V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脑内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1(NMDAR1)的影响.方法:采用4-血管阻断(4-VO)的方法,复制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采用Y-型迷宫,进行行为学检测,定量测定其学习记忆成绩,用免...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耳针治疗; 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1(NMDAR1);
【中文期刊】 贾春生 李晓峰 等 《中国针灸》 2008年28卷4期 313-316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介绍近10年耳针、腹针、头针、手针等多种微针系统疗法在颈椎病临床治疗上的应用概况,发现该疗法在颈椎病治疗上的独特优势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对微针系统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