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9
- 5
- 3
- 1
- 5
- 2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韦嘉 毛秀珍 等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20年28卷5期 932-93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对中文版职业同一性量表(Vocational Identity Measure,VIM)在大学生群体中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通过3次抽样,初测调查1025人对VIM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形成正式调查问卷,同时完成中文职业使命量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史娇娇 李玉梅 《护理管理杂志》 2022年22卷5期 320-325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 采取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心理弹性在规范化培训护士自我同一性与职业成长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自我同一性地位测量量表、护士职业成长量表及心理弹性量表对上海市三级甲等医院272名规范化培训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规范化培训护士自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亚奇 王树青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6年30卷10期 791-797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考察大学生主动性人格、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自我同一性状态之间的关系.方法:在济南、青岛两地的2所普通高校中选取大学生394人(男171人,女223人).采用主动性人格量表(PPS)、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CDMSE)和自我同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永艳 张进辅 等 《中国学校卫生》 2008年29卷3期 228-22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考察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与自我同一性发展特点及二者的关系,了解同一性发展水平对择业价值倾向是否有预测作用.方法 采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问卷和同一性地位测定量表对内蒙古地区425名本、专科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在发展因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晓 徐菲 等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年20卷2期 257-261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大学新生自我同一性及其与学校适应的关系.方法 对258名大学新生施测《自我同一性过程量表》和《大学生适应性量表》.结果 ①大学新生的自我同一性状态从高到低依次为:扩散型(32.9%)、获得型(29.8%)、早闭型(20.2%)、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玲燕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7年25卷3期 463-466,462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引入职业同一性状态问卷(Professional Identity Status Questionnaire,PISQ),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二十八所大学大一至大四年级学生共593人完成职业同一性状态问卷中文版、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司欣芳 刘姝丽 等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2年20卷3期 387-38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职业中专生自我同一性和自我概念之间的关系,并与普高生进行比较.方法:采用自我同一性状态问卷、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对300名职专生和100名普高生进行调查.结果:①职专生自我同一性的意识早闭、总体早闭的得分显著高于普高生;②职专生的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玉婷 朱晓庆 等 《中国学校卫生》 2010年31卷2期 210-21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了解西南地区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和影响因素,促进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方法 采用同一性地位测定量表和调查问卷,对西南大学617名大学生进行自我同一性形成及影响因素调查.结果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地位分布呈中间大、两头小的状态.多元回归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亚真 叶一舵 等 《心理科学》 2008年31卷2期 447-450页
【摘要】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各高校受到极大关注,但辅导成效甚微,缺少实证研究、缺乏针对性是其深入拓展的障碍.本研究采用自编的<生涯成熟度量表>,测查大学生生涯成熟特点及与自我同一性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生涯发展的总体水平不是很高;受性别、年级、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