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7
- 3
- 1
- 30
- 13
- 4
- 4
- 2
- 7
- 5
- 5
- 5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莹华 李贞兰 等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22年41卷2期 202-207页ISTIC
【摘要】 近年来,机器人技术不断应用于康复医学领域,因康复机器人具有提高康复效率、保证康复质量、降低人力成本等优势,在临床应用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目前康复机器人临床疗效的评价仍依赖于传统的量表评价法,无法实时提供准确的运动功能评价指标来有效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翰君 刘卉 等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4年33卷10期 981-98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建立基于肌电信号的关节肌力分布模型来得到运动过程中膝关节的肌肉力.方法:测试9名运动员的急停起跳和变向动作,得到了人体下肢运动学、动力学数据以及膝关节周围7块肌肉的肌电.采用急停起跳动作得到肌肉最佳长度,代入交向动作中计算膝关节力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心雅 许亮 等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1年30卷2期 240-24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虚拟心脏建模是连接心脏宏观和微观研究的有效手段之一.本研究利用微型计算机和可视人断层数据,通过图像增强、组织分割和三维重建,建立了分辨率为0.5 mm × 0.5 mm × 0.5 mm的心脏结构和胸前表面几何模型;以单细胞动作电位仿真为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立玲 李保宗 等 《控制工程》 2018年25卷9期 1643-1648页
【摘要】 根据Anybody软件建立上肢肌骨模型进行动态屈伸肘动作肌肉力仿真,并结合人体上肢动态屈伸肘sEMG实验,对比分析上肢动态屈伸肘特性,研究表明sEMG与肌肉力呈正相关性.设计了基于sEMG的人手握姿动态屈伸肘实验,实验表明在进行动态屈肘运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钱晓进 杨基海 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2003年33卷5期 625-630页
【摘要】 介绍一种肌纤维细胞内动作电位(IAP)的建模方法.该方法将IAP波看作两部分之和,一部分对应于动作电位激励波的波峰,另一部分对应于动作电位的后电位,并用两个简单的解析函数分别表示它们.模型的特点是,模型中描述波峰和后电位相对幅度的参数,对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黎捷 王宽全 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9年9卷8期 1594-1597页ISTICCA
【摘要】 心脏兴奋收缩的微观基础是心肌细胞的电生理活动,心肌细胞的电生理模型在解剖实验基础上提供了更为全面有力的数据.是研究心肌细胞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近年来单细胞意义上的电生理模型越来越精细,使得心肌细胞的工作原理以不同角度在微观领域得以进一步阐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朱韦西 导师:张力新 天津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硕士) 2011年
【摘要】 近年来,基于功能性电刺激(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FES)的无支撑站立及智能助行康复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成为神经工程、康复工程及运动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FES是指利用表面电极或植入式电极刺激失去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腾宇 第七届全国康复医学工程与康复工程学术研讨会 2010年
【摘要】 【目的】研究以上肢残肢肌电信号为控制源的上肢运动康复虚拟现实训练方法,为患者提供有效的训练和评价。【方 法】研究肌电信号提取的方法,开发表面肌电测试系统。建立特定人真实感三维手部及上肢模型,研发人机自然交 互系统,创建虚拟现实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洪晓明 导师:叶明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硕士) 2009年
【摘要】 研制下肢假肢是为了改善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和促进医疗福利事业的发展,同时智能假肢也是机器人学和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深受关注的研究方向。智能下肢假肢通过检测穿戴者的运动状态来控制假肢运动,从而提高步态的灵活性、协调性和安全性。我国下肢残疾者人数众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