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2
- 1
- 24
- 1
- 1
- 1
- 5
- 3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于家胜 《湖南中医杂志》 2013年29卷6期 93-94页
【摘要】 近年来中医肝气理论得到了广泛的重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其在临床各种病证包括胃肠疾病的治疗中占重要地位且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肝气学说是中医学藏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为人类疾病的诊治发挥了重要作...
【中文期刊】 丁丽娜 田君 等 《中医杂志》 2018年59卷23期 2006-2008,2016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生物管道理论与高尿酸血症的病因病机特点有密切的联系,生物管道理论的提出及应用对于高尿酸血症的临床诊治具有启发作用.根据此理论高尿酸血症的核心病机主要可概括为“管道不通”,由此从“通”论治应贯穿高尿酸血症治疗的始终,具体体现于清利湿热、疏理肝...
【中文期刊】 段园志 王凤云 等 《中医杂志》 2017年58卷6期 470-474页 ISTICPKUCSCD
【摘要】 胃食管反流病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基于气机升降理论分别从肝气犯胃、脾胃不和、肺失肃降三个方面对该病病机进行论述.中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以调畅气机为核心,以和胃降逆为治则,佐以疏肝、健脾、宣肺之法,平衡脏腑间气机升降出入,使全身气机调畅,则...
【中文期刊】 傅强 赵进喜 等 《中医杂志》 2017年58卷15期 1270-1273页 ISTICPKUCSCD
【摘要】 气是天地万物的本源,也是生命的基本条件.气的运动形式有升降出入,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关键.气的运动失常主要有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等,其中气陷是指气的上升不及或下陷太过.通过查阅古今文献、历代医家经验,并结合临床实践,发现气陷的形式多种多...
【中文期刊】 翁棉伟 陈一斌 《中医学报》 2019年34卷6期 1144-1148页 ISTICCA
【摘要】 肝阴、肝血滋养不足可致筋膜失养、肝用的相对不及而出现慢性疲劳,而肝气、肝阳升发调达功能的绝对不足更可直接导致慢性疲劳.气血、水湿、邪气常因物候、地理、体质等因素夹寒化热,导致气机紊乱,肝不得疏,气血、经络运行不畅,最终导致筋脉失于濡养而出现...
【中文期刊】 胡学军 龙亚秋 等 《中医学报》 2018年33卷6期 1030-1032页 ISTICCA
【摘要】 功能性胃肠病以食欲不振、早饱、腹痛、恶心、呕吐、腹胀、腹泻、便秘及排便困难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脾胃升降理论认为,脾胃气机出现升降不及或升降反作,可直接导致胃肠运动功能障碍,引起功能性胃肠病,故治疗应以调和脾胃气机升降为大法:中气不足者,施予补...
【中文期刊】 李梦頔 黄世敬 《中医学报》 2018年33卷1期 80-83页 ISTICCA
【摘要】 双心疾病病位在心,与肝、肾、脾等脏关系密切,其性虚实相杂,本虚标实.心之气、血、津液、阴、阳亏损(虚气)使心失所养;肝气郁结、心血瘀阻、痰火扰心、痰湿阻络(留滞)致使心脉闭阻,虚气与留滞互为因果而致病,其根本病机可概括为“虚气留滞”.故临床...
【中文期刊】 向勇 王春林 等 《河南中医》 2018年38卷12期 1911-1914页 ISTIC
【摘要】 从古籍记载到现代医家的文献查询发现,推拿医家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疾病往往是局部治疗为主,手法也是以筋伤推拿手法为主,但中医诊治疾病的核心思想是整体观念.柔筋温通手法,以中医经络-脏腑理论体系为基础,结合脏腑推拿-经筋推拿的特点,以“筋喜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