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70
- 16
- 13
- 286
- 30
- 7
- 6
- 5
- 44
- 36
- 34
- 22
- 1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席崇程 张杰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48卷2期 187-19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阴阳、藏象和体用学说作为中医学的核心学说,对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随着中国哲学的不断发展,中医哲学和中医理论受到影响,因此在不同历史时期,医家关于肝与命门藏象的论述各有差异.本文立足于对肝与命门位置的不同认识,结合相关哲学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春妹 宋庆桥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48卷7期 914-91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左""右"概念具有复杂性,不仅指空间方位,更承载着尊卑秩序、官职制度、事物偏颇及前后时序等内涵.本文通过阐释"肝生于左,肺藏于右"所蕴含的医理,发现其内藏人体气机升降的路径、先后顺序、非平衡运行状态及以中为尊的内涵,由此贯通该理论的内涵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哈斯特尔·加尔肯 吾米提·塔西 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5年31卷5期 910-912页ISTICCSCDCA
【摘要】 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多聚焦于"肾主骨,生髓"理论,而往往未能充分认识到"肝藏血主疏泄,筋脉固骨"对骨质疏松症的潜在影响.中医认为肝藏血、主疏泄,与肾共同影响骨髓的生成和骨的健康.当肝血不藏、肝气不疏、肝脾不调时导致筋骨失去滋养,进而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白枫 黄艳辉 《亚太传统医药》 2025年21卷8期 187-190页
【摘要】 《金匮要略》中记载的妇人病三篇,是现存医籍中有关妇人病最完整的记录.张仲景体察入微,深谙女性为"数脱于血"所困,出妇人病三篇养血方19方,充分体现其人文关怀.肝藏血是肝藏象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是肝发挥其生理功能的物质基础."肝为血之海""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铭威 《光明中医》 2025年40卷7期 1409-1412页
【摘要】 靳利利教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临床经验丰富,博采众长,深入分析心血管疾病,认为现代心血管疾病人群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家庭因素、经济的压力导致疾病发生,结合体质学说,基于肝藏理论,提出从肝论治心血管疾病的学术思想,创柔肝方以柔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安鑫 束凯伟 等 《光明中医》 2024年39卷16期 3274-3277页
【摘要】 目的 观察应用基于《黄帝内经》"藏象""玄府"理论的调肝通玄汤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前庭性偏头痛辨证为肝火上炎证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给予调肝通玄汤水煎内服,对照组给予盐酸倍他司汀口服.治疗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符方智 罗新筠 等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43卷1期 158-163页ISTICCA
【摘要】 中医学认为早泄病机复杂且与多个脏腑密切相关,辨证分型和治疗用药存在差异和难度.为进一步探明早泄病机并提高临床辨治疗效,基于藏象学说、五行生克理论及医家学术经验总结,分析认为早泄多与肾、肝、心三脏相关,其中肾为根本原因,肝是中心环节,心是直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德超 王梦雅 等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42卷5期 1-4页ISTICCA
【摘要】 借助当前柔肝的定义,通过对与柔肝以及柔肝法相关的文字和肝藏象理论进行分析讨论,进一步探讨柔肝的含义以及柔肝法的实质.柔肝的含义是使"狭窄、紧迫、挛缩"的筋膜脉络等恢复原本正常生理状态下的"宽松、伸展"以及"可曲可伸"之性;柔肝法是治疗由外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成海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22年32卷9期 780-783页ISTICCA
【摘要】 基于王伯祥教授创立的中医藏象肝病研究所的学术思想与研究特色,结合中医藏象学说与中西医结合肝病的研究进展,探讨中医肝藏象理论在现代肝脏疾病诊治中的作用.指出:藏象学说是中医理论核心,其概念内涵不断演化发展,中医肝藏象可以用于西医肝疾病.病证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佳嘉 《现代中医药》 2022年42卷1期 78-81页CA
【摘要】 肝气"升发"寓于"生发"之中,以"生发"替代"升发"更为合理."生发"与"体嫩"为肝脏的重要生理特性,肝气"生发"为生命气化之"动机",肝气"体嫩"则反映了肝气易于折损的生理特点.肝脏的"生发""体嫩"生理特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体现在以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