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914
- 333
- 134
- 3
- 1830
- 799
- 285
- 109
- 38
- 697
- 647
- 451
- 403
- 37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徐树楠 李渡华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8年28卷13期 1249-1251页 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潜阳通络方对血压及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加灌附子汤的方法制备肝阳上亢模型,观察潜阳通络方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大鼠血压及血浆ET、CGRP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潜阳通络...
【中文期刊】 刘宇 顾仁樾 等 《辽宁中医杂志》 2007年34卷8期 1067-1069页 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第5类新药脑心多泰胶囊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肝阳上亢、瘀血阻络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180例患者分为3组,A组脑心多泰30mg剂量组、B组脑心多泰20mg剂量组、C组脑...
【中文期刊】 周颖 《中医药学刊》 2006年24卷4期 755-755页 ISTICPKUCA
【摘要】 94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采用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和气血亏虚、痰浊中阻.分别给予不同的中药治疗,及均口服硝苯地平片10mg,每天3次口服,21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只口服21天硝苯地平片,10m...
【中文期刊】 杨文新 《辽宁中医杂志》 2001年28卷5期 267-268页 ISTICPKUCA
【摘要】 偏头痛,属中医头风范畴.为探讨现代医学影像检测技术与头风证辨证分型中之肝阳上亢、痰浊上扰型的相关性对122例肝阳上亢、痰浊上扰型头风证病人进行了经颅多普勒检测及对照分析.结果表明,肝阳上亢组主要表现为头痛侧MCA平均血流速度明显增快,痰浊上...
【关键词】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 头风; 肝阳上亢;
【中文期刊】 梁燕 鲍晓华 等 《中国医药导报》 2019年16卷27期 134-137,142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调督熄风针法对肝阳上亢非杓型高血压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于石家庄市中医院心三科就诊的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69例,最终完成临床研究的患者共60例,依照分层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
【中文期刊】 梁燕 刘田莉 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28卷34期 3763-3767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调督熄风针法对肝阳上亢非杓型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血压变异性、平滑指数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入组标准的69例肝阳上亢非杓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4例口服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组35例口服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基础上于申...
【中文期刊】 胡利娟 侯静 等 《广东医学》 2018年39卷2期 304-306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耳穴压豆联合头面部经络梳理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伴焦虑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0例肝阳上亢型高血压伴焦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去除自动退出患者后对照组76例,观察组78例.对照组单纯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
【中文期刊】 蔺晓源 杨晓丹 等 《中医药学报》 2018年46卷6期 10-12页 ISTICCA
【摘要】 文献调研和临床研究显示,原发性高血压病为"本虚标实"之证,以肝肾阴虚为本,肝阳上亢、瘀血阻络为标.治宜治虚、治瘀与治风相结合,创养阴柔肝、化瘀通络法疗效显著,可为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辨治提供有益借鉴.
【中文期刊】 余六秀 甘琴 等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9年26卷10期 94-96页
【摘要】 目的 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在肝阳上亢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近年来本院中医科招募的符合条件的患者36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80例.对照组实施西医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包括情志护理、耳穴压豆、强心固肾操锻...
【中文期刊】 焦富英 马进 等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9年33卷12期 103-106页
【摘要】 目前,临床使用的西药降压药大致分为六类,即α受体阻断剂、利尿剂、β受体阻断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以上六类化学药物,能够使高血压病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目前是降压的主流药物.由于个体差异,为了提高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