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4
- 22
- 12
- 11
- 2
- 1
- 16
- 13
- 11
- 9
- 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吴迅 熊爱华 等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05年7卷5期 417-42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LPSV)在足月儿低氧性呼吸衰竭(HRF)机械通气治疗中的效果.方法53例HRF足月新生儿随机分成肺保护通气策略组(LPSV,n=27)和传统机械通气组(CMV,n=26).对两组患儿疾病极期呼吸机参数设置、血气分...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成人型;肺保护性通气;机械通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纯 孙骎 等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网络版)》 2020年6卷2期 120-123页
【摘要】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目前针对肺保护性通气及避免肺损伤的呼吸支持策略的优化仍未对ARDS患者预后产生实质的改善.2019年ARDS的诊断和治疗理念仍在不断的更新,主要包括对"肺开放"和"肺休息"以及神经肌肉阻滞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戴景存 《疑难病杂志》 2011年10卷10期 741-74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肺保护性机械通气联合早期压力控制性肺复张对肺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exp)患者的影响.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3月收治各种因肺外源性病因引起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30例,均需机械通气.记录肺复张前...
【关键词】 机械通气,肺保护性;肺复张,早期,压力控制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肺外源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晓光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9年24卷6期 401-40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肺保护性通气的目的是达到和维持适当的肺气体交换,注重各重要脏器功能的保护和尽量避免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发生,减少患儿呼吸作功,并使患儿处于最舒适状态.新生儿肺保护性通气策略主要包括尽可能利用患儿的自主呼吸和采用自主或部分辅助通气模式、低容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大磊 肖昕 等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7年22卷16期 1229-1230,124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时,应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效果及其并发症.方法 RDS早产儿(胎龄29~34周)72例,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行机械通气;在此基础上,根据是否应用肺保护性策略.随机分成保护通气组37例和...
【关键词】 婴儿,新生;呼吸窘迫综合征;肺保护性通气,机械通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虎 袁军 等 《安徽医药》 2023年27卷5期 941-94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究呼气末正压(PEEP)和吸氧浓度(FiO2)调整顺序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恢复期病人肺部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20年8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就诊的80例需机械通气的AR?...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成人;炎症反应;吸氧浓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尹江涛 万兵 等 《中国全科医学》 2016年19卷12期 1477-1481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常规容量控制( VC)通气和压力调整容量控制( PRVC)通气对腹腔间隔室综合征( ACS)患者通气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4年5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ICU 收治的 ACS 患者36例,均行机械通气治疗,采用随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葛叶盈 袁力勇 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年38卷1期 81-8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时采用肺保护性通气模式对老年脊柱融合术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Ⅱ~Ⅲ级、择期行脊柱融合术患者60例,年龄70~85岁,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成肺保护性通气(PMV)组及常规机械通气(CMV)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林森 胡德林 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1年46卷9期 943-94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保护性机械通气在大面积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22例大面积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采用保护性通气模式,分别观察:① 通气前及通气后1 h、1 d、3 d、7 d患者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宏亮 李保顺 等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年42卷6期 654-65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甲型H1N1流感病毒具有很强的嗜肺性[1],重症感染病例可迅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对经典机械通气治疗措施(如保护性通气策略、肺复张等)反应欠佳,...
【关键词】 流感A病毒,H1N1亚型;体外膜氧合作用;呼吸窘迫综合,成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