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
- 1
- 2
- 2
- 1
- 1
- 2
- 1
- 1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霍丽 畅智慧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4年40卷8期 1699-1703页ISTICPKUCA
【摘要】 胆道微生物群的组成与胆道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胆道微生物群的失衡可能导致胆结石、胆道感染、自身免疫性胆管炎和胆管癌等一系列胆道疾病的发生.本文整理了胆道微生物群与胆道疾病关系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综述,总结胆道微生物群对各种胆道疾病的影响,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潇宁 吴晓东 等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4年29卷6期 544-549页ISTICCA
【摘要】 胆管结石(BDS)的发病机制复杂,迄今尚未得到全面阐释.新近研究表明,胆道微生物群是导致BDS的重要原因.胆道微生物多样性与结石形成相关,细菌代谢产物及其自我保护机制也在结石形成中发挥关键作用.高通量测序等现代技术为深入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戴璟瑜 刘宜兵 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9卷8期 19-21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EST)后患者胆道微生物群变化的应用研究.方法 选择EST术后反流性胆管炎患者40例作为实验对象,根据是否给予微生态制剂分为微生态制剂组20例,对照组20例,在给予微生态制剂2周后对所有患者胆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红梅 冯子轩 等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24年33卷10期 1724-173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肠道菌群在维持身体健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肠道菌群的失调,可通过影响肠道稳态、肠道代谢、免疫功能等方面促进肿瘤尤其是肝胆胰肿瘤的发生、发展.因此,更好地了解肠道微生物群在肝胆胰肿瘤发展和进展中的作用,可能为肝胆胰恶性肿瘤患者开发新的预防和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肖周清 导师:邬林泉 南昌大学医学部 临床医学 外科学(硕士) 2022年
【摘要】
目的:研究胆道微生物菌群菌谱的特征及其与肝胆管结石病发生发展的关系。
方法:招募需要行肝部分切除手术治疗的40例肝胆管结石病患者为实验组,10例肝占位性病变患者为对照组,并记录相关临床资料,包括感染指标、肝功能指标、组织病理等。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安爱虎 周文策 等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19年31卷8期 509-513页ISTICCA
【摘要】 胆总管结石在世界上多个国家和地区均有着较高的患病率,其发生发展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胆道微生物群落在胆总管结石的形成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胆道微生态与胆总管结石形成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