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
- 4
- 3
- 2
- 1
- 3
- 2
- 1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陈天杰 张晓华 等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61卷7期 121-124页ISTICPKUCA
【摘要】 胰腺囊性淋巴管瘤为少见的胰腺良性病变,影像学检查如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等不能明确诊断,诊断金标准仍为手术完整切...
【关键词】 胰腺囊性淋巴管瘤;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术;感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佳宝 刘志 等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20年27卷9期 1145-114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总结多学科协作诊疗1例胰腺淋巴管瘤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于2020年3月收治的1例胰腺淋巴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总结胰腺淋巴管瘤这一罕见疾病的术前诊断、治疗手段、围手术期以及术后长期的管理.结果 该例患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耀 唐少珊 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0年26卷11期 2074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患者女,68岁.主因"胃区不适1年多"入院.腹部超声:肝脏增大,肝内胆管明显扩张,较宽处约0.9cm.肝外胆道囊状扩张,范围约8.4cm×3.1cm.胰头部可见5.5cm×5.2cm×4.6cm囊实混合性肿物,形态不规整,边界模糊,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光玉 延光海 等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9年25卷11期 1689-1690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患者 女,17岁.左腹部不适伴腹部包块为主诉入院.1周前出现左腹部不适感、恶心、腹胀,无呕吐、腹泻及黄疸.体检:左中上腹部触及约10 cm×7cm大小肿块.生化检查:癌胚抗原(CEA)、CA19-9及血淀粉酶均正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凯 柳学国 等 《放射学实践》 2000年15卷5期 330-332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腹部巨大囊性病变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腹部巨大囊性病变30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分析其病变中心点、边界、囊壁、分隔、钙化、液平征、强化等要素.结果:中下腹包块14例,有15个包块.其中:卵巢浆液性囊腺瘤4例,5个包块.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汝福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2014年2期 88-91页ISTICCA
【摘要】 最新版WHO消化系统肿瘤分类[1]中把胰腺肿瘤分为良性肿瘤、癌前病变、恶性肿瘤。良性胰腺肿瘤临床上分类通常为上皮来源肿瘤(浆液性囊腺瘤和腺泡细胞囊腺瘤等)、非上皮来源肿瘤(囊性淋巴管瘤、神经鞘瘤、血管瘤、纤维组织细胞瘤和假性淋巴瘤)和良性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明东 仝巧云 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年21卷31期 3511-351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小探头超声内镜对十二指肠隆起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84例常规胃镜发现的十二指肠隆起病灶进行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部分经手术及内镜切除后得到病理证实.结果 84例患者中发现囊肿37例,间质瘤23例,息肉10例,脂肪瘤5例,十二指肠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太平 徐建威 《腹部外科》 2011年24卷2期 75-76页ISTIC
【摘要】 <篇首> 胰腺良性及低度恶性肿瘤主要包括:上皮来源肿瘤如浆液性囊腺瘤(SCA)、黏液性囊性肿瘤(MCN)、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PMN)、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等;非上皮来源肿瘤如囊性淋巴管瘤、神经鞘瘤、血管瘤等;内分泌肿瘤如胰岛素瘤.除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志业 赵旭 等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06年4卷6期 454-456页ISTIC
【摘要】 <篇首> 起源于腹膜后间隙内且在该区域主要脏器之外的腹膜后囊性肿块并不常见,但是随着CT在评价腹部及腹膜后病变方面的广泛应用,提高了腹膜后囊性病变的检出率.由于腹膜后囊性肿块发生的原因不同,其临床表现及治疗措施也各异,故对肿块之间显示出来的不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