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61
- 16
- 1
- 47
- 32
- 4
- 4
- 3
- 42
- 39
- 22
- 22
- 1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程静 王鹏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5期 2298-231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阐明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干预下草地生态系统脆弱性及其空间驱动机制是理解草地生态系统变化和有效应对变化环境冲击的科学基础.基于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及其年际变率与变化趋势,量化了黄河流域不同生态地理区草地生态系统敏感性、适应性和脆弱性,并结合地理探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韧 王嘉睿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2期 567-58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如何科学谋划、统筹构建黄河流域土地利用和生态系统新格局极具现实意义.从多情景下景观生态脆弱性预测这一较为新颖的研究视角切入研究,在分析黄河流域1995-2020年土地利用类型转移情况的...
【关键词】 土地利用;多情景模拟;遗传算法-PLUS模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润阳 陈佳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5期 2281-229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随着人类活动干扰不断加剧,促使我国山区人地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从社会-生态系统视角动态评估和预测秦巴山区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SESV)的演化与特征,对实现我国山区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利用空间显式脆弱性模型模型,将SE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柴莎莎 刘玉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9期 4200-421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面向生态脆弱区光伏基地建设需求,构建县域生态敏感性评价模型与分区方法,有助于新能源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双实现".以青海省祁连县为例,在分析光伏基地建设与运营对周边生态环境影响的基础上,从地形条件、土壤条件、气候条件和生态条件4个维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延国 李景吉 等 《生态科学》 2025年44卷3期 112-123页ISTICPKUCSCD
【摘要】 科学划定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分区,系统性、整体性、综合性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地形陡峻、构造活跃、强震多发、侵蚀作用强烈的地形急变流域是生态修复的重点区域.基于"生态地质环境共同体"理念,以脆弱性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瑞萱 史兴民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13期 6481-649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矿农复合区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系统损害并存,它们对居民生计和福祉的影响尚未厘清.因此,探讨生态系统服务/损害、生计脆弱性及居民福祉三者之间的关系,对提升矿农复合区居民的福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选取黄河流域中游矿农复合区为研究区域,采用熵值法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汤良 胡希军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11期 4662-467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协调生态建设与城镇化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对科学引导城镇化并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探究我国中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程度与城镇化水平整体进程之间的关系,以湖南省为例,各县区为评价单元,基于生态敏感性-生态恢复力-生态压力度模型构建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勇 周侃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8期 3185-319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高寒生态脆弱区环境本底敏感而脆弱,生活垃圾不当处理极易加剧生态系统退化风险,揭示区内农牧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的多主体互动机制及政策激励效果对落实生活垃圾治理、降低生态风险和提升人居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藏北牧区的案例,考虑高寒生态脆弱区的气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庭康 王军邦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1期 154-17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了解陆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基本机制是适应和减轻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决策基础.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可以通过生产力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和适应性进行量化.采用1982-2018年青海省境内基于遥感的现实净初级生产力(NPPR)和气候驱动的潜在净初级生产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胜强 赵雪雁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3期 1009-102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态脆弱区既是生态环境最敏感区域,也是返贫问题较为集中的区域,返贫脆弱性作为评价农户返贫状况的重要指标,可为生态脆弱区农户的防返贫提供有效借鉴.以地处西秦岭的陇南山区为例,构建农户的返贫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微观调查数据,测度农户的返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