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54847
- 6071
- 3384
- 3025
- 713
- 69
- 79963
- 48493
- 41844
- 25942
- 21825
- 11580
- 9169
- 7461
- 7019
- 501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洪梅 陈家旭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年31卷1期 35-3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追溯伊本·西那<医典>的历史背景及其之前的西方脉学历史脉络,进而把<医典>的脉学内容与盖仑脉学具体内容进行对照,发现<医典>脉学与中医脉诊不同,它源自西方脉学,而且主要是盖仑的脉学体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刚 魏红 等 《辽宁中医杂志》 2007年34卷1期 41-42页ISTICPKUCA
【摘要】 中医脉诊作为中医的特色诊法,其无处不体现着整体思维和辨证思维的光芒,是中医理论在临床实践中的延伸与体现.几十年来脉诊客观化的研究喜忧参半,虽有成果但在临床应用上少有突破.从新的角度寻找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脉学的结合点,将会为脉诊客观化研究提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治国 牛欣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7年22卷11期 757-76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从混沌学的角度,对中医脉象及脉学理论中包涵的混沌内涵进行了阐释.主要内容为混沌4个最基本特征:内在随机性、对初值的敏感性、混沌序、长期行为的不可预见性,在中医脉象和脉学理论中的体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小兰 《中医药学刊》 2005年23卷4期 676-67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将<脉如>与前人脉学观点相比较,分析总结<脉如>在脉诊方面的发展和特点,评估其在诊断学方面的成就和价值,探讨郭元峰的脉学思想及其渊源.学术特点:宗<内经>、<难经>,并取众家之长,没有明显的派别之属.学术价值:①学习经文,尊古而不泥古,大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清华 《中医药学刊》 2003年21卷1期 128-12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从七个方面,即:以脉诊病、以脉鉴别疾病;以脉鉴别证候,以脉解释病机、以脉指导治疗、以脉判断预后,一脉多病,一病多脉等论述<金属要略>脉学特色.认为,依据脉象鉴别疾病,是仲景论脉特点之一.临证时,当脉证合参,方可诊断确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影 滕晶 《中国中医急症》 2019年28卷6期 1101-1103页ISTIC
【摘要】 中风病的基本病机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而笔者认为气机紊乱实则为中风病发生的核心病机.因此,本研究从气机的“升降出入”理论探析中风病的发生过程链,并运用现代化的脉诊技术“系统辨证脉学”精准判别中风病的气机紊乱状态,把控中风病发生的关键节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辉 张维丽 等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35卷4期 629-633页ISTIC
【摘要】 全国名老中医谭异伦教授以传统脉诊为基础,40年来潜心脉学,提出三部分阴阳、左右分气血、治疗分主次来诊察疾病的学术观点,对脉诊起到执简驭繁的作用.在近几年时间里有幸随侍谭老师身旁,亲得老师脉学教诲,获益良多,现将老师诊脉思路及临床运用记述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莉英 《时珍国医国药》 2012年23卷12期 3115-3116页PKUCSCDCA
【摘要】 在对《脉学注释汇参证治》进行点校的过程中,笔者整理研究了其版本情况、作者生平和学术价值,并就其版本方面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以期与同道探讨.
【关键词】 《脉学注释汇参证治》;文献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文娟 《时珍国医国药》 2012年23卷7期 1834-1835页PKUCSCDCA
【摘要】 《难经》与《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并称中医学四大经典著作.然而由于《内经》对中医学术奠基于前,《伤寒杂病论》对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确立于后,处于其间的《难经》,其对学术的创新反隐而不彰.特别是以撰集、整理《难经》和《伤寒杂病论》...
【关键词】 《难经》独取寸口脉法;学术内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健 滕晶 《中国中医急症》 2018年27卷8期 1408-1411页ISTIC
【摘要】 脉诊作为疾病的一种诊断方法,有其独特的诊断原理.“系统辨证脉学”是对传统脉学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它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机体的生理、病理和心理状态,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眩晕病因病机复杂,笔者以“系统辨证脉学”理论为依据,根据脉象的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