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
- 3
- 3
- 1
- 1
- 4
- 3
- 2
- 2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秦一冰 吕静 等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19卷6期 1256-1259,1264页ISTIC
【摘要】 慢性肾脏疾病日久可致肾纤维化,日久血管稀疏,目前尚无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络病理论起于先秦至汉的《黄帝内经》,由当代吴以岭院士团队传承发扬,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并提出"脉络-血管系统"的理论.文中从络病理论出发探讨肾纤维化的发病机制,认为肾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以岭 常丽萍 等 《疑难病杂志》 2018年17卷3期 282-285,289页ISTICCA
【摘要】 脉络学说主要研究"脉络—血管系统病"发生发展规律、基本病理变化、临床证候特征、辨证治疗用药,以胸痹心痛、中风、心悸、心积、心水、心痹、脱疽等为主要研究领域,涵盖了现代心脑血管病、心律失常、慢性心力衰竭、周围血管病变及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等重大疾...
【关键词】 脉络学说;"脉络—血管系统病";调和营卫气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以岭 魏聪 等 《中医杂志》 2014年55卷3期 181-184页ISTICPKUCSCD
【摘要】 溯源探流,厘清经脉、经络、脉络、络脉等概念,提出经(气)络与(血)脉络共同构成完整的经脉理论.系统构建对于血管病变防治具有重要指导价值的脉络学说,提出脉络学说核心理论——营卫承制调平,系统阐述脉络病变发病、病机、辨证与治疗.以“营卫承制调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以岭 魏聪 等 《中医杂志》 2013年54卷1期 3-7页ISTICPKUCSCD
【摘要】 将中医传统营卫理论与汲取“气—阴阳—五行”古代哲学思想提出的“承制调平”相结合,在脉络学说理论体系构建中提出其核心理论——“营卫承制调平”.揭示通过“承”——营卫交会生化的自稳调控机制,或血管病变状态下“制”——机体代偿性自我调节,“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红蓉 秘红英 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8年24卷7期 945-948页ISTICCSCDCA
【摘要】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 可以从多方面损伤血管内皮并进一步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血液中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属于中医"脂浊"范畴, 可以导致胸痹心痛、心悸、心水、中风等脉络病变.脉络学说主张从络气角度研究"脉络—血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魏聪 第八届国际络病学大会 2012年
【摘要】 复杂性科学成为21世纪生命科学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以复杂性科学的视角研究"脉络—血管系统病"这类复杂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干预时,发现其表现的整体性、动态性、系统涌现及复杂网络等特征,成为中西医两种医学体系研究血管病变的结合点,将有助于深入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魏聪 第八届国际络病学大会 2012年
【摘要】 营卫学说作为中医学应用阴阳哲理阐释机体气血体用问题的基础理论,始于《内经》,汉代《伤寒论》将营卫用于阐释外感疾病,明清时期营卫学说初具雏形,至清代叶天士建立"卫气营血辨证"使得营卫学说发展丰富。然而营卫学说作为中医理论重要的辨证论治体系,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吴以岭 第四届国际络病学大会 2008年
【摘要】 通过回顾中医文献分析了"脉"之概念迁移。"经络学说形成之前"脉"为"经"之概念,在《经络》中"脉"之概念具有双重含义:一是经络系统运行血液为主的通道,二是一个独立实体脏器——奇恒之腑。据此探讨了脉作为独立实体脏器必然具有的结构功能及自身代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