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97
- 38
- 32
- 126
- 10
- 6
- 4
- 2
- 55
- 33
- 22
- 21
- 1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赵智慧 秦睿 等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47卷5期 60-66页ISTIC
【摘要】 脉诊对中医诊断至关重要.然现有脉诊客观化高度依赖设备,阻碍其在远程在线诊疗中推广.受近年来基于远程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法(Remote Photoplethysmography,rPPG)的视频非接触式生理参数检测启发,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r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赞 刘旺华 等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18卷2期 410-414页ISTIC
【摘要】 中医客观化的基础是四诊客观化,脉诊为四诊之一,然而传统脉诊对脉象的判断大多依靠医者个人经验及主观思想,使得临床诊断中脉诊的主观性较强,文中将脉象从八个不同的维度进行归类与总结,揭示脉象"八维度"的内涵,并从脉象八维物理量探讨脉诊客观化的思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琦 吴正治 等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33卷18期 1-5,后插1页
【摘要】 目的:从过去脉诊70余年的研究文献中,分析与总结其研究轨迹与趋势.方法:利用自然语言处理相关技术,gephi和Echarts等工具,通过绘制主题河流图、术语共现网络图和突现检测算法等对文献的标题和关键词进行挖掘与分析.结果:脉诊总体研究可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绍良 崔骥 等 《世界中医药》 2016年11卷8期 1618-1621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三部脉图特征参数之间的差异.方法:以51名健康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使用PDS-1型三部脉诊仪以总按的取脉手法,对受试者双手的寸口三部脉同时施以浮、中、沉三种取脉压力,获取寸、关、尺三部脉图,以时域分析方法提取脉图参数特征.采用多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绍良 张志枫 等 《世界中医药》 2016年11卷5期 929-931,935页ISTICPKUCA
【摘要】 寸口三部脉诊是中医传统的脉诊方法.医者通过手指的施压,在寸关尺三部进行“举按寻”的脉诊过程,从而获取需要的脉象信息.以往的脉诊客观化研究主要局限于单一的关部脉象,而三部脉诊客观化研究尚处在起始阶段,还没有成熟统一的硬件及软件解决方案.寸关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沙洪 赵舒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7年22卷1期 21-2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根据中医脉象的多信息特征,在超声图像动态分析和识别技术的基础上,将B型超声与柔性传感器结合构建了脉诊复合信息检测系统,对超声波动态图像、压力脉搏波、光电容积脉搏波和心电图进行信息整合,并通过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综合分析,建立了脉象特征分析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军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年28卷14期 127-130页
【摘要】 《伤寒论》 中关于脉诊的论述贯穿于辨病辨证及疾病转归与预后的各个环节,与理、 法、 方、 药密切相关,对指导脉诊的教学与实践起着重要作用.但鉴于脉诊理论的不确定性、 极易受临床经验和主观感悟等诸多因素影响,致使脉诊的传承与发展深受其累.在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际石 杨少坤 等 《饮食保健》 2019年6卷11期 296-298页
【摘要】 寸口诊脉法是中医脉诊诊治疾病的常用方法,医生需要分别对寸关尺三部脉进行举按循的过程.在此基础上,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脉诊客观化日渐凸起.许许多多的科研团队发明创造了脉诊仪,起初都是有单探头的脉象仪,随着发展出现了三探头脉象仪,符合中医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伟 张艳 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6年23卷6期 1-4页ISTICCSCDCA
【摘要】 本文针对中医脉诊特征信息处理,研究了模糊数学算法在中医脉诊客观化分析中的应用。通过剖析传统分析方法在中医脉诊中的局限性,给出了模糊数学算法引入的科学根据,并结合实际临床数据,验证了模糊数学算法引入的正确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龚文珠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39卷6期 29-31页
【摘要】 目的探讨在当前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中医脉诊客观化研究的新思路.方法通过阐述脉诊客观化意义以及对近年脉诊客观化研究成果总结并提出问题,并对可穿戴设备与脉象仪,取脉压力定标,以及大数据分析与脉象信号分析三个方面与中医整体观和三因制宜观论述的结合来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