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4
- 21
- 5
- 69
- 11
- 4
- 2
- 2
- 17
- 14
- 14
- 11
- 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燕海霞 王忆勤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9年11卷4期 522-526页ISTICPKUCSCD
【摘要】 本文就近10余年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开展中医脉象识别分类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其中包括应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脉象识别分类,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中医脉象分类模型建立和基于不同神经网络算法识别中医脉象的比较研究.文章提出进一步研究应结合中医脉象的特点选取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建伟 王小荣 等 《河南中医》 2018年38卷5期 672-675页ISTIC
【摘要】 卢敬之《脉学指南》引用《黄帝内经》和《难经》中脉诊的相关论述,对脉诊的形成原理做了详细的论述,并在深入阐释五运六气内在机理的同时,强调了人身秉天地之气而生,亦受天地之气变化的影响,临证察脉当天地人同参,才能明晰脉象变化的内在原因.对脉象分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轩吉 刘光浚 等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4年42卷10期 22-27,后插3-后插4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旨在解决一维时序的脉象信号特征提取阶段参数量不够以及一维信号转化为二维序列图像时逆运算缺失和数据与时序关系模糊等问题.方法 提出了基于无分段聚合近似(PAA)的格拉姆和角场(GASF)及深度学习网络模型相结合的一维脉象信号多周期数据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紫微 贾芸芳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39卷3期 146-153,159页ISTIC
【摘要】 脉诊借助脉搏探查人体气血循环状态,为疾病诊治、未病先知、养生保健等提供指导信息.然而,从微弱脉搏中提取脉象信息仍是脉象仪研发中的瓶颈问题.本文从脉搏信号特点、中医脉象分类及其面临的挑战等方面入手,综述了近年来利用基本机器学习(Machin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嘉健 冯跃 等 《现代电子技术》 2023年46卷7期 57-62页
【摘要】 传统机器学习方法在中医脉象信号分类研究中需要人工提取脉象的特征,且分类准确率不高,因此较难应用于实际环境中.为对脉象信号进行特征的自动提取和精确分类,文中采用改进的一维残差网络对脉象信号进行特征提取并结合改进的注意力机制提高网络的分类性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诗雨 杨珂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0年22卷7期 2418-2426页ISTICPKUCSCD
【摘要】 应用于中医脉象信号分类研究中的多种方法提取了大量复杂特征,但使用时由于缺乏系统分析而难以在算法中高效利用,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的脉象信号特征评估降维方法.首先,提取常用的脉象时域、频域以及时-频域特征共93维;随后,使用随机森林算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晓燕 雷勇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2年16卷17期 3173-3177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脉搏波的采集一般都是基于有线的方式,这给测量带来不易移动、不易扩展等不便,同时传统的脉象识别也受到人为经验的限制.目的:为了弥补有线方式采集脉搏波带来的不便以及传统脉象识别受医生知识及经验的限制,文章提出一种应用无线采集脉搏信号,再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伶俐 《辽宁中医杂志》 2006年33卷2期 129-131页ISTICPKUCA
【摘要】 要实现中医脉诊数字化,就必须有符合中医特点的脉搏仪及相应软件配合,更要有中医特色的脉象信息分析方法和识别技术.中医脉诊临床研究为古代客观化与现代数字化研究提供了有效参考数据,脉诊机理的探讨为其可行性提供了有利依据.从脉象信号特征提取和脉象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杰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8年14卷11期 820-821页ISTICCSCDCA
【摘要】 <篇首> 中医脉象名称的形成经过多次的变革,《史记》所载仓公25则诊籍,涉及脉象包括弦、大、浮、平、代、紧、小、弱、急、滑、数、实、坚、散、躁、浊、涩、盛、静、希等20余种,在《黄帝内经》中记载的脉象名称包括专有脉名、非典型脉名共计百余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治龙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1年17卷7期 25-26,52页
【摘要】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可拓学的脉象分类方法.旨于将可拓方法应用于脉象分类判别,建立脉象多参数指标的判别模型,并以定量的数值表示判别结果,能较完整地反映实际的脉象属类,且易于使用计算机进行规范化、客观化判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