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56
- 29
- 19
- 3
- 127
- 27
- 18
- 11
- 4
- 51
- 18
- 17
- 14
- 1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尧明慧 张梦楚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4年26卷10期 2688-2694页 ISTICPKUCSCD
【摘要】 正常高值血压是我国心脑血管事件预防十分重要的窗口期,相较于正常血压阶段已经出现血管、心、肾、脑等靶器官的损伤,尽早诊治可降低正常高值血压者发生心脑血管风险.现代化中医脉诊研究手段日益成熟,已广泛运用于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风险事件...
【中文期刊】 王薇 曹宏梅 等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0年29卷4期 531-537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诊脉是在东方医学中最重要的诊断方法之一.医生在诊脉时通过手指对桡动脉的按压,分别提取动脉的脉动信息以及血管的弹性形变信息来判定患者的生理病理信息.本项研究依赖显微超声的断层成像的手段将患者的血管变化以图像的形式表现出来,检测在一个心动周期中...
【中文期刊】 张爱华 郭放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9年13卷26期 5113-5116页 ISTICPKUCA
【摘要】 中医脉诊在对疾病早期诊断和非器质性病变诊疗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空间.但是受科技发展的限制,加上传统中医相授多以口诀和感觉,主观性颇大,仍然处于经验医学的范畴之中.中医脉诊客观化和科学化研究将古老的中医脉诊与现代科学方法联系起来,可增强中国传统...
【中文期刊】 蔡骏 周昌乐 等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07年24卷3期 709-712页 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概括了用于脉象信息描述的相关物理量,在此基础上对脉象信息的单触头压力检测方法、多触头压力检测方法和非压力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认为脉象信息全方位、动态采集和分析的实现有赖于脉象形成机理和脉象信息特征的进一步研究,以及脉象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的建...
【中文期刊】 杨杰 牛欣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6年21卷5期 264-266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压力仿生柔性传感器与B超探头耦合的中医取脉装置,采集人体寸口桡动脉信号,以脉象位、数、形、势4种属性为纲,同步分析压力脉搏波与超声脉管动态变化趋势图的各项检测指标,以心电图标记法,桡动脉脉搏波的时间同步化分析,进行脉象数字化的理论探讨,并...
【中文期刊】 周会林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17年41卷6期 419-423页 MEDLINEISTIC
【摘要】 桡动脉触力传感器技术是中医脉象诊断的共性关键技术,随着国际标准脉搏波触力传感器(ISO 19614)发布实施,如何对桡动脉触力传感器进行检测的需求也将浮出水面.该文根据中医脉象采集原理和特点,结合国际标准要求,研制了一种将桡动脉触力分解成动...
【中文期刊】 杨力铭 《常州工学院学报》 2019年32卷6期 30-32页
【摘要】 除病理因素外,生理因素也会影响脉象.根据手指和手腕的解剖结构,建立血管、皮肤和探头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用Hyperfoam材料模型表示皮肤的力学性质,用Neo-Hookean材料模型表示血管的力学性质.利用该有限元模拟研究中医诊脉,结果表明,...
【中文期刊】 秦彩红 王学民 等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13年32卷4期 5-7页 ISTICCA
【摘要】 脉诊是中医诊病取之以象的典型方法,所取之象即为脉象,具有多维、多变的特性.实现脉象信息的充分表达是近现代脉诊研究的重点与难点.脉象地形图的构建应基于分析传统脉象的特性,总结脉诊客观化研究的经验,以及借鉴生物医学领域应用地形图的思路与方法.
【中文期刊】 汤伟昌 李睿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05年29卷3期 164-166页 MEDLINEISTIC
【摘要】 介绍三部脉象检测系统的设计思想,基本原理及结构特点等.该仪器由三个独立的、设计参数相同的压力传感器组成.它的主要特点是更符合中医传统的"三部九侯"脉诊方法.为中医脉诊科学化、定量化研究提供有效科学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