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14
- 5
- 2
- 98
- 2
- 2
- 2
- 1
- 31
- 15
- 14
- 8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刘诗聪 范颖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1年23卷3期 778-784页ISTICPKUCSCD
【摘要】 由归经属性确定到实施归经分类,中药经历了六经、十二经和脏腑定位到归经分类的基本过程.考察确认,药物归经产生于两种渠道,一是根据药物自身的"形性气质",借助五行学说予以确认,二是由六经(包括十二经)、脏腑辨证论治派生而来的.所谓六经、十二经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顺根 贲长恩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6年19卷4期 28-3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3H-栀子甙为示踪剂,采用整体放射自显影及图像分析技术,观察栀子的有效成分栀子甙在小鼠体内定量分布的动态变化,并探讨与栀子归经理论的关系.结果表明:同一器官的不同示踪时相和同一示踪时相的不同器官,其示踪剂活性强度均呈现极显著性差异(P<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树楠 李渡华 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0年16卷7期 547-548页ISTICCSCDCA
【摘要】 <篇首> 归经指药物对脏腑、经络病变部位的选择性作用.药物作用的定位起源于疾病的定位,而病位的辨别主要依靠辨证方法,判定出病变部位所在的脏腑经络.因此,按照疾病所属脏腑、经络等选择适当归其经的药物进行治疗,则有助于提高辨证用药的准确性,增强其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田芳 李刚 等 《光明中医》 2017年32卷11期 1554-1556页
【摘要】 药物归经作为中药基本理论的一部分,在治疗疾病中对应用中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归经理论在春秋战国时期萌芽,金元时期基本形成,至宋明清时期又得到了充实与发展,现在已基本完善.其内容不断丰满,由狭到广,不局限于藏象经络,而扩充至四肢百骸、气血命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翟玉民 《中医临床研究》 2010年2卷5期 120,122页
【摘要】 张元素是易水学派的首推代表.其在(<内经>脏腑理论的启示下,总结以脏腑寒热虚实以言病机的学说,并在此基础上创药物归经学说,张氏的学术思想堪称临证者的典范,后学的津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严苏晴 郭静科 等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41卷1期 41-4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及通过测量经络电压探索铁皮石斛的归经作用.方法 测定铁皮石斛汤剂的氧化还原电位值、pH值、总抗氧化能力.召集20名健康志愿者按随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祝斌野 李雪 等 《中国针灸》 2020年40卷6期 652-65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梳理湘西刘氏小儿推拿流派临床诊疗理论和技术,提炼其核心理论体系.根据临床运用感悟,并结合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出湘西刘氏小儿推拿流派学术体系为"理、法、方、数"4个部分,即理依四诊八纲,抓小儿脏腑主症;法源五经助制,归经施治;方是遣穴择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瑾 梁茂新 等 《中医杂志》 2016年57卷15期 1266-1270页ISTICPKUCSCD
【摘要】 金元医家张元素旨承于《黄帝内经》,师法于张仲景,博取众医家之精华,完善脏腑辨证理论,发展六经辨证体系,创立药性理论,将药物性能与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完美结合,创新性地提出药物归经、引经报使理论,为后世确立中药归经理论体系做出了巨大贡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贺福元 邓凯文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5年40卷8期 1624-162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超分子化学对中医药基本理论特殊影响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中药归经的历史沿革、中药生物体的自然本源,阐述中药成分群与人体经络脏腑的超分子“印迹模板”空穴通道结构自主作用的普遍规律:作为天然超分子“印迹模板”聚集体的中药,进入人体后,必然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邵彩林 吉训超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0年26卷2期 235-237页ISTICCSCDCA
【摘要】 笔者通过对一些医籍和相关文献的学习及结合导师临床选用引经药的心得体会,对引经药概念、实质、功用、临证如何选用方面做了归纳总结.对于引经药物的认识,除为诸药先聘通史外,更多是通过调理脏腑气血功能,以助诸药更好地发挥作用.另在临证选用引经药物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