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216
- 297
- 210
- 81
- 13
- 1102
- 893
- 809
- 391
- 301
- 1066
- 531
- 410
- 354
- 28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吴瑞华 陀鹏 等 《吉林中医药》 2023年43卷3期 358-362页ISTIC
【摘要】 心脏骤停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疾病,心肺复苏是救治心脏骤停的重要措施.临床上经心肺复苏后自主循环恢复的患者仍有较高的病死率,复苏后期患者病死的主要原因是大脑缺血、缺氧和再灌注损伤.有效提高脑复苏的成功率、降低中枢神经损伤,是增加心肺复苏后存活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晓波 王仁数 等 《实用医学杂志》 2014年19期 3121-3123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在脑复苏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4年4月温州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脑复苏患者30例,按预后(3个月生存率)分为清醒组(7例)、植物状态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坤 陈寿权 等 《中国全科医学》 2010年13卷3期 331-333页ISTICPKUCA
【摘要】 脑复苏已经成为现代心肺复苏的早期靶向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血管收缩剂、溶栓剂、自由基清除剂、腺苷、N-甲基-D-天冬氨酸(NMDA)阻滞剂、麻醉镇静剂等作为复苏后脑损伤有效保护药物的研究进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绍勤 刘黎彪 等 《实用医学杂志》 2008年24卷1期 104-105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10 min内心脏骤停在综合抢救的措施上应用β-内啡肽拮抗剂纳洛酮对脑复苏的作用.方法:对33例10 min内心脏骤停患者(观察组)在采取综合抢救基础上,均联合应用纳洛酮治疗,观察分析心肺复苏(CPR)成功率、脑复苏及48 h存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璐 于学忠 《中国全科医学》 2006年9卷20期 1664-1667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院外心搏骤停的发生率约为每年36~128/10万[1].其中,有86%的患者接受了心肺复苏,17%~49%的患者恢复了自主循环[2].对于发生心搏骤停后早期接受心肺复苏的患者,大脑的缺氧-缺血性损伤是导致其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在心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边革元 郝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5年11卷12期 1009-1010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复苏成功的标志,并非仅指心搏和呼吸的恢复,智能和工作生活能力也要恢复,而后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故脑复苏就成为复苏成功的关键.现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脑复苏治疗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慎伍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4年24卷1期 89-91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脑复苏成功与否决定着心肺复苏成功后病人的生存质量,所以,通常将心肺复苏与脑复苏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门综合学科--心肺复苏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士芳 王可富 等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年42卷4期 419-421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初步探讨机械通气与脱水剂治疗对心搏骤停后脑复苏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组对照方法观察心肺复苏后需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52例,其中Ⅰ组(单纯机械通气组)10例,Ⅱ组(机械通气十脱水剂组)42例.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方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玲娟 《护理学杂志》 2003年18卷8期 583-584页ISTICPKUCSCD
【摘要】 对8例重型颅脑损伤及其中伴有呼吸、心跳骤停的病人应用控温仪辅以药物冬眠进行亚低温维持和亚低温冬眠实施脑复苏.结果8例体温均得到较好控制,6例治愈,2例死于呼吸衰竭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提示控温仪控温效果良好.护理中注意观察体温、神志及其他病情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