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4
- 17
- 5
- 2
- 48
- 10
- 3
- 2
- 2
- 31
- 10
- 8
- 8
- 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黄雪琪 陈家旭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4年27卷3期 40-4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劳倦、泻下同时施加出血因素对大鼠出、凝血过程中某些环节的影响,及益气止血中药在其中的纠正作用.方法采用游泳、番泻叶、水蛭同时施加于大鼠塑造原模型,水蛭施加于脾气虚大鼠塑造新模型,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瞿德竑 陈家旭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2年25卷1期 29-3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观察比较泻下加劳倦的脾气虚证模型、出血因素、两者复合的脾不统血证模型和卵巢摘除各组大鼠卵巢、子宫重量和子宫内膜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变化,以及益气止血中药对卵巢摘除组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因素的脾不统血证模型卵巢、子宫重量的下降较脾气虚模型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宏潇 张雅丽 等 《辽宁中医杂志》 2002年29卷9期 571-572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建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脾不统血证动物模型.方法:采用现代医学免疫法腹腔注射抗血小板抗血清,结合中医苦寒泻下法灌胃番泻叶水浸剂,建立ITP脾不统血证动物模型.观察小鼠一般体征、外周血象、血清D-木糖含量、T淋巴细胞亚群及骨...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不统血证;动物模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家旭 瞿德父 等 《中国医药学报》 2002年17卷12期 726-72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比较脾气虚证模型、脾不统血证模型与单纯出血因素及卵巢摘除大鼠血浆、子宫PG的变化.方法:以放射免疫法检测上述模型大鼠血浆、子宫6-酮-前列腺素F1a(6-K-PGF1a)和血栓素B2(TXB2).结果:各种造模因素均导致血浆、子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瞿德 陈家旭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1年24卷6期 31-3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采用复合因素的脾不统血证大鼠模型,以6-酮-前列腺素F1α(6-酮-PGF1α)和血栓素B2(TXB2)作为观测指标,对益气止血药对脾不统血证模型大鼠血浆和子宫前列腺素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大剂量组益气止血药能降低脾不统血证模型血浆和子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屈小虎 陈慧 等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48卷4期 251-25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通过复制脾气虚证和脾不统血证大鼠模型,对脾虚证由轻到重的发生发展过程的心肌组织能量代谢功能的变化进行探讨.方法:复制脾气虚证和脾不统血证大鼠模型,测定心肌组织ATP含量、柠檬酸合酶(CS)活性、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Complex 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真 胡剑北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年17卷22期 3423-3425页ISTICCA
【摘要】 基于中医脏腑实体说对中医脾的认识(即中医脾包括脾脏和胰腺)寻找一种更能反映脾不统血证实质的建模思路与方法.相关理论研究及实验论证结果表明破坏胰腺外分泌功能并利用脾脏抗体学说、脾内阻留学说与出血性疾病的关系来建立脾不统血证模型的思路方法较传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玲秀 《甘肃中医》 2007年20卷3期 6-7页ISTIC
【摘要】 脾不统血证主要存在于血液系统、女性生殖系统及消化系统疾病中,本文从古医籍以及现代医学研究两方面对脾不统血的源流及本质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真 许良银 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5年14卷5期 571-571,57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D)临床脾不统血证的特点,为辨证施治提供依据.方法对40例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临床表现为脾虚证并发出血的病例进行临床特点分析,分析的项目包括原发病情况、出血情况、血常规检测结果、并发症情况.结果VD并发脾不统血证多见于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晔 张炎 《北京中医》 2004年23卷5期 262-264页ISTIC
【摘要】 <篇首> 出血性疾病是临床较为多见的病证,其中脾不统血是引起出血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多见于崩漏、肌衄、便血等疾病中.虽然多为慢性病理过程,但发病常常较急较重,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因此,本人对该证候病例从一般常项、病史过程、出血特点、伴随症状、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