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75
- 21
- 13
- 210
- 19
- 6
- 4
- 3
- 47
- 45
- 37
- 29
- 2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雷 左小红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5年34卷5期 1-4页
【摘要】 《黄帝内经》提出的藏象理论是中医理论的基础,而其中的"脾主时"理论成为古今医家讨论的焦点,主要为"脾主长夏""脾不主时"两部分.脾居中央养四时,为后天之本的生理特点,脾喜燥恶湿,易受湿邪的病理特征,构建了"脾主时(长夏)"的理论基础."脾主...
【中文期刊】 戴义宁 孙钰涵 等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5年59卷5期 20-24页 ISTICCSCDCA
【摘要】 代谢重编程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生物学特征之一,贯穿于癌症病程的始终,与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转归密切相关.结合中医脾藏象理论,从线粒体、肠道菌群等角度阐述脾气散精与物质能量代谢的相关性,探讨"脾失散精-肿瘤代谢重编程"的病机关联,提出"脾失散精"乃...
【中文期刊】 宁春晖 闫蕴孜 等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4年42卷2期 107-111页 ISTICPKUCA
【摘要】 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且发病率呈逐年上涨趋势.中医学认为,该病属于"肠覃""锁肛痔"等范畴,脾虚、肾亏是其发病之根本.基于脏腑理论,中医药从脾肾论治结直肠癌,疗效较为显著,但其具体机制 目前尚未明确.脾肾亏虚可引起肠道菌群失调,而且...
【中文期刊】 姜晓晨 王桂彬 等 《世界中医药》 2024年19卷7期 994-999页 ISTICPKUCA
【摘要】 基于中医藏象学说和"象思维"理论,结合脏腑解剖、生理功能、病理特点探讨脾之具象、外象、意象、原象、病象的属性与特点.考脾之名"脾""裨""散膏""膵"等,辨脾之实为胰腺与现代医学脾之总提;考脾之形态与解剖"扁似马蹄""形如刀镰""脾与胃以膜...
【中文期刊】 刘旭 刘雷蕾 等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24年30卷6期 933-937页 ISTICCA
【摘要】 中医脾藏象不仅包括解剖学结构、生理功能单位的集合,还包括时藏相应理论指导下与之相通应的时空环境,以及中土五行思想指导下与其他四藏系统相互作用的关系.目前,在脾主运化理论现代科学内涵与应用的研究中,依据"脾主运""脾不运""脾主化""脾不化"...
【中文期刊】 李捷 郑雅峰 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33卷19期 2709-2712页 ISTICCA
【摘要】 "胰脾一体"观点认为,现代解剖学胰腺是中医"脾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脾脏"发挥生理功能的核心器官.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不全患者往往存在脾气虚弱、脾不散精、脾阴不足、脾络不畅等多种病理交叠状态.因此,在实际临床诊疗过程中,应注重从"...
【中文期刊】 刘乃华 林传权 等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41卷10期 2608-2614页 ISTICCA
【摘要】 "脾主运化,脾气散精"是脾藏象理论的核心内容.中焦脾土可运化水谷并转输精微,维护机体糖脂代谢稳态,"脾主运化,脾气散精"与糖脂代谢在生理功能上具有一致性.脾虚则纳运失职,易感外邪;气虚血滞而内生湿热,久积不通则化瘀为毒,导致"炎-癌"转化,...
【中文期刊】 王建康 邓颖萍 等 《浙江中医杂志》 2024年59卷9期 753-756页 ISTIC
【摘要】 整理研讨张仲景所著《伤寒论》《金匮要略》有关黄疸病证的论治及思维方式,认为仲景运用象思维辨治黄疸是其学术特色之一,其运用象思维的取象法主要有直观法、比类法、尽意法、缩影法、法象法等.建象类别有元象、物象、比象、道象、意象等,分别运用物象分黄...
【中文期刊】 冀蕾 游世晶 等 《福建中医药》 2024年55卷12期 24-27页
【摘要】 部分学者在理论研究或临床实践中发现中医肝藏象不论在解剖结构上还是生理功能上都与西医的肝脏难以一一对应.本文基于中医藏象理论、西医解剖学及生理学,通过中医肝藏象(肝主疏泄、肝藏血)的内涵,和西医肝、脾脏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的内涵进行比对,认为...
【中文期刊】 刘悦 赵誉 等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38卷10期 1-3页
【摘要】 中医脾藏象学术理论体系研究是国家中医药现代化的重点研究方向,其应用在人民健康的防治中日益受到关注和认同,其学术体系在探索中取得系列成果.如何将中华民族积累的丰富的、有效的中医脾藏象理论的医疗经验不断通过自我革新形成系统的医学理论体系,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