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56
- 45
- 24
- 1
- 250
- 37
- 33
- 27
- 9
- 52
- 33
- 28
- 26
- 2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雯 赵艾婧 等 《现代中医临床》 2024年31卷5期 1-4,26页 ISTIC
【摘要】 抽动障碍(tic disorder,TD)是一种起病于儿童时期,以抽动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神经发育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可伴多种共患病,共患病增加疾病的复杂性和严重性.在中医整体思想的指导下,以证统病,异病同治,强调脾虚肝旺的核心病机,在整体...
【中文期刊】 曾露 陈林玲 等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31卷2期 32-34,42页
【摘要】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是儿科常见病,好发于2~12岁儿童.李培教授结合小儿独特的生理病理特点,认为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病理基础是脾虚肝旺,病位涉及五脏,本于肝,发于肺;主要病理因素是风、痰、热;治疗时注重抑肝扶脾、平肝息风以正本澄源,同时不忘固护肺...
【中文期刊】 竺青华 姚伟光 等 《浙江中医杂志》 2022年57卷8期 587-588页 ISTIC
【摘要】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TS)是儿童中一种常见的运动和神经行为障碍.表现为突然、短促、间歇的运动(运动抽动)或是发声(发声抽动).抽动症状被认为是非随意的,但可暂时有意识地抑制抽动.大多数TS患者存在共病,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强迫症等[1].近年...
【中文期刊】 张慧婷 沈丹平 等 《浙江中医杂志》 2019年54卷2期 110页 ISTIC
【摘要】 宣桂琪主任中医师是杭城"宣氏儿科"第三代嫡系传人,从事中医儿科临床、科研工作已有五十余载,对于儿科疾病防治经验丰富.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宣师发现临床常见脾虚肝旺体质小儿,并自拟"调理方"来调治,疗效较好.现总结其经验如下.
【中文期刊】 代巧妹 陈欣欣 等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7年51卷8期 73-76页 ISTICCSCDCA
【摘要】 通过查阅记载有关痛泻要方的古籍、现代论著,对其方源及方证进行考证与分析.研究发现,原方最早出自于元代朱丹溪《丹溪心法》,痛泻要方之名则首见于明代吴昆《医方考》,且吴昆明释痛泻要方脾虚肝旺之病机多为后世医家所袭承.随着后世医家对痛泻要方及中药...
【中文期刊】 刘微艳 陈创 等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37卷6期 627-629页 ISTICCA
【摘要】 张涤教授认为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病程长,临床上以脾虚肝旺、阴虚风动证多见,以健脾化痰、柔肝滋阴熄风为基本治法,创制健脾柔肝熄风汤.此方在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应用中具有一定的疗效,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中文期刊】 王月星 傅萍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40卷2期 128-130页 ISTIC
【摘要】 [目的]介绍全国名中医傅萍教授临床辨证施治经行咳血的经验。[方法]从病名、病因病机、治法治则等方面总结傅师治疗经行咳血的学术观点,选择傅师验案举隅,并归纳分析其诊治特色与治疗效果。[结果]傅萍教授认为经行咳血多是肝火犯肺、肺肾阴虚、气滞血瘀...
【中文期刊】 钟翠萌 杨季国 等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4年37卷4期 48-50,54页 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非急性感染期肺脾气虚证、脾虚肝旺证复感儿与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和T淋巴细胞亚群(CD3+、C D4+、CD8+、CD4+/CD8+)等免疫指标的相关性,为不同证型的复感儿提供微观辨证指标,以促进中医辨证理论的现代化...
【中文期刊】 张伊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8年32卷12期 1-3页
【摘要】 赵历军教授认为多发性抽动症(抽动-秽语综合征)系阴虚风动及肝火,痰聚.“百病多由痰作祟”,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加之饮食无规律,过时肥甘厚味,导致脾失健运,水液潴留,聚集为痰,痰气聚于胸中,痰蒙心窍,则见喉发...
【中文期刊】 周显一 张喜莲 《内蒙古中医药》 2018年37卷2期 39-40页
【摘要】 近年来多发性抽动症在临床就诊人数逐渐增多,马融教授根据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提出脾虚肝旺这一病机,肝亢动风,脾虚无以化生气血,心脾失养,治疗以平肝潜阳息风,清肝健脾为主,以天麻钩藤汤合甘麦大枣汤化裁,从肝脾论治本病,取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