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70
- 35
- 5
- 3
- 270
- 104
- 13
- 12
- 11
- 151
- 56
- 49
- 38
- 3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杨晓荣 黄园园 等 《护理学杂志》 2018年33卷14期 75-77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调查儿科身份识别腕带使用现状,分析儿科身份识别腕带使用不佳的原因.方法 采用结构式观察法和半结构式会谈法,对儿科有陪伴病区的31名临床护理人员身份识别腕带使用情况进行观察,并对护士进行访谈.结果 31名护士中身份识别腕带使用正确率为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芳 韩明明 等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8年34卷4期 348-35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评价穴位按压腕带联合托烷司琼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NV)以及早期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麻下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 75 例,年龄 35~68 岁,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穴位按压腕带组(A组,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樱 罗顺清 等 《中国护理管理》 2015年6期 709-712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工具在提高儿童病房腕带佩戴率中的作用。方法:运用品管圈对儿童病房腕带佩戴缺陷进行质量分析、改进,并对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状况进行比较。结果:儿童病房腕带佩戴缺陷率由实施品管圈活动前的89.2%降低至实施后的34.4%。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念红 徐彬 等 《护理研究》 2015年18期 2293-2295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探讨标识腕带在精神科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7月—2013年6月共1758例病人设为对照组,将2013年7月—2014年6月的1982例病人设为观察组,对照组不使用腕带,观察组采用标识腕带进行身份信息管理,根据病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商存平 童频 等 《护理学杂志》 2014年29卷6期 5-7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新生儿腕带正确使用率的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以“提高新生儿腕带正确使用率”为主题,对科室内新生儿腕带正确使用进行调查,并分析影响新生儿腕带正确使用的原因,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实施,进行效果评价等.结果 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尹建红 张绍果 等 《护理研究》 2014年21期 2672-2672,2673页ISTICPKU
【摘要】 中国医院协会公布的《2007年病人安全目标》中明确提出建立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示制度,腕带是病人住院期间医护理人员对病人进行身份识别的有效工具。住院病人腕带配戴制度,它在保证医疗护理安全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我院内分泌科糖尿病病人占住院病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阳艾玲 廖宏 等 《护理研究》 2014年16期 1967-1968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通过同一肢体自身不同腕带松紧度血压值的测量,探讨3种腕带松紧度血压值有无差异性,以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方法]对198名观察对象采用同一肢体自身对照,分别测量腕带松紧度为0指、1指、2指的血压,对所测血压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腕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少秀 冯萍 等 《护理研究》 2014年25期 3083-3083页ISTICPKU
【摘要】 查对制度是护理工作的核心制度,是临床护理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腕带作为识别病人身份的一种手段,是将标有病人基本信息的标识带系在病人手腕或脚腕上进行贴身标识,能够有效保证对病人进行快速准确的识别。目前使用的纽扣式腕带,病人戴上后不方便取下,若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蔚 王润春 《护理研究》 2013年27卷23期 2560页ISTICPKU
【摘要】 为提升院前急救病人身份识别的正确性,改善院前急救病人交接沟通与安全,减少院前急救病人24 h意外事件发生率,缩短急救处置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病人及医务人员的满意度,2012年5月我科参考英国诺福克与诺维奇大学医院使用的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荣晓旭 《医学与哲学》 2013年34卷14期 95-96,封3页ISTICPKU
【摘要】 为使急诊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时、快捷、有效的救治,确保急救绿色通道畅通,保证医疗护理安全,2007年7月起,我院急诊科开展了“红色标识腕带”服务.凡佩戴红色标识腕带的急诊危重患者在院内接受就诊、挂号、缴费、检查、治疗、用药、用血、手术、住院等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