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75
- 77
- 33
- 186
- 74
- 57
- 33
- 20
- 166
- 72
- 58
- 31
- 2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严帆 易岂建 等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18年13卷5期 348-354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SD)经介入治疗后早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5年10月1日至2017年10月1日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行膜周部VSD介入封堵术的患儿,从医院电子病历系统中截取临床资料,分析术后总并发症、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韦小勇 严中亚 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51卷8期 1218-1221页ISTICPKUCA
【摘要】 回顾性分析近5年行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SD)修补的1 2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三尖瓣适当切开技术(TVD)组(537例)与非TVD组(726例),比较两组术后残余分流、传导阻滞、三尖瓣返流等的发生率.两组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主动脉阻断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付松 周更须 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3年13卷6期 524-527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室缺)经皮介入封堵术的疗效. 方法 2011年9月~ 2012年12月,对89例膜周部室间隔缺损行介入封堵术.通过左心室、主动脉造影及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进行诊断分型,隔瓣下室缺30例,膜部室缺10例,偏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武 李奋 等 《临床儿科杂志》 2011年29卷7期 621-62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提高对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mVSD)经导管封堵术后,并发迟发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AVB)的认识.方法 回顾2例PmVSD经导管封堵术后合并迟发性CAVB的术中和术后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例1患儿术中、术后无明确的危险因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鹏军 余志庆 等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1年20卷6期 433-43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新型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Amplatzer duct occluder Ⅱ)行幼儿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MVSD)封堵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例幼儿PMVSD病例,1例为3岁,心脏超声示膜部VSD,左室面缺损为5.5 mm,右室面分流...
【关键词】 新型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宇 仇金霞 等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25卷18期 63-64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是先天性VSD最常见的类型.自2002年Amplatzer膜周部VSD封堵器和国产膜周部VSD封堵器先后应用于临床以来,介入治疗膜周部VSD已广泛开展,具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解启莲 高磊 等 《中国循环杂志》 2007年22卷3期 216-218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评价婴幼儿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SD)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总结其临床特点及技术难点.方法:选取年龄小于3岁患有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患儿18例(婴幼儿组),在经胸超声心动图及X线影像指导下完成介入治疗.术后1、3、6个月复查心电图、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解春红 夏呈森 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年35卷6期 662-66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s,VSD)经导管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9月至2005年12月,共89例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患儿接受了经导管介入治疗.男47例,女42例;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健峰 高伟 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5年27卷22期 2283-228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经导管采用新型Amplatzer膜部室缺堵闭器关闭儿童膜周室缺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2002年6月至2004年7月32例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患儿接受经导管采用Amplatzer膜部室缺堵闭器的介入治疗,年龄3~15(6.10±2.8...
【关键词】 经导管封堵;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新型Amplatzer膜部室缺堵闭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玉顺 李寰 等 《中国循环杂志》 2005年20卷1期 14-1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评价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SD)经导管封堵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456例患者,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VSD直径为3~18(6.2±3.1)mm,VSD距主动脉右冠瓣距离0.5~5.0(2.3±1.0)mm.其中6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7例合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