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97
- 3
- 41
- 31
- 13
- 3
- 2
- 22
- 18
- 16
- 7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庆 樊永平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8年23卷8期 725-72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膜样痛经属中医痛经范畴,经期子宫内膜呈整块脱落,引起严重的经行腹痛,并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本病多发于未生育的年轻女性,常给患者生活学习造成影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白杰 金季玲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29卷2期 226-227页ISTIC
【摘要】 金季玲教授认为,膜样痛经多因素性抑郁,或恚怒伤肝,情志不舒,肝郁气滞,气滞血瘀,或感受寒邪,过食寒凉生冷,致寒凝胞宫,瘀阻冲任,经期气血下注冲任,胞宫气血更加壅滞,经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所致.治疗需本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眉亚 陆智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年22卷8期 823-82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温肾化膜汤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阳虚寒凝型膜样痛经的效果.方法 治疗组运用温肾化膜汤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优思明)治疗阳虚寒凝型膜样痛经46例,对照组以单用温肾化膜汤治疗32例,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组治愈32例(70%),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陶颖 《山东中医杂志》 2007年26卷8期 534-535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分期辨证治疗膜样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于经前期及月经期服用失笑散加味,平时辨证使用温经汤加减或桂枝茯苓丸加减,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结果:痊愈6例,显效22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3%.结论:分期辨证治疗膜样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建平 岳燕琼 《上海针灸杂志》 2006年25卷4期 13-13页ISTICCSCD
【摘要】 <篇首> 膜样痛经(MembvanoID dysmenorrhEa)其痛甚剧,十之八九为青年女性,皆起于月经初潮或婚后不久,或贪凉饮冷,劳累过度等.就临床所见症状,"瘀阻气滞,不通则痛"是其关键所在,笔者针灸临床20多年来,试用针刺次NFD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钱未钏 《浙江中医杂志》 2006年41卷8期 489页ISTIC
【摘要】 <篇首> 膜样痛经是以排出膜样物为特征的痛经,多见于少女及未生育女性.笔者近年来以裘笑梅老师经验方活血祛瘀化症汤为主治疗膜样痛经35例,疗效尚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爱珍 郑建萍 《中国中医急症》 2005年14卷7期 612-612页ISTIC
【摘要】 <篇首> 膜样痛经,其痛甚剧,十之八九发于青年,皆起于月经初潮或婚后不久,或贪凉饮冷,或劳累过度等诱发.就临床所见症状,瘀阻气滞、不通则痛是其关键所在.笔者临床多年采用针刺次穴并口服活血止痛胶囊治疗膜样痛经 3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志芃 邱丽 等 《浙江中医杂志》 2005年40卷8期 344-345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膈下逐瘀汤加味与消炎痛治疗膜样痛经的疗效.方法: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口服中药膈下逐瘀汤加味与消炎痛.结果:膈下逐瘀汤加味治疗膜样痛经60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56例,总有效率42.85%,2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云 《吉林中医药》 2003年23卷12期 32-33页ISTIC
【摘要】 <篇首> 膜样痛经临床特点为经行腹痛,甚则恶心呕吐,四肢厥冷,并伴经量增多,掉下腐肉样血片(即子宫内膜片状脱落).多见于未婚或未孕的妇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孕育.笔者应用止痛脱膜散治疗膜样痛经47例,收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慧 《世界临床医学》 2016年10卷10期 176,178页
【摘要】 目的:观察解痉化瘀退膜汤配合三阴交穴位注射治疗膜样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膜样痛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6例,给予口服解痉化瘀退膜汤配合三阴交穴位注射.对照组26例,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