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32
- 48
- 26
- 1
- 46
- 39
- 36
- 27
- 18
- 56
- 23
- 14
- 14
- 1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谢利德 杨海杰 等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06年23卷2期 392-395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用苯肼使动物造成急性溶血性贫血的方法,诱发动物体内新生网织红细胞大量增多,通过对新生网织红细胞的电泳率、渗透脆性、膜的流动性等生物物理指标连续72 h的测量,发现网织红细胞在由网织红细胞转变为成熟红细胞的过程中,其生物物理特性有明显改变.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金华 喀蔚波 等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05年24卷4期 468-471,47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按Bishop方法,在小鼠血液里诱导生成大量网织红细胞,然后提取网织红细胞.用激光衍射法测得小变形指数(DI)d和变形恢复过程(即松驰过程)中细胞变形恢复到最大值(DI)max一半的时间t0.5(变形恢复半时间),将测得结果分别代入细胞膜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金华 喀蔚波 等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04年23卷1期 25-2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对不同发育阶段红系造血细胞的变形性、取向性和膜的流动性的研究,发现它的变形性、取向性和膜的流动性随着分化发育而不断改变,而且这种变化以晚幼红细胞为转折点.这些变化与核的不断固缩,偏核,排核,细胞核与细胞质比不断减少,膜骨架蛋白(尤其膜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曦 葛志强 《细胞生物学杂志》 2007年29卷3期 365-368页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电子顺磁共振(EPR)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特性,通过自旋标记方法,可以用来研究膜蛋白质拓扑学、膜蛋白间相互作用、膜蛋白与磷脂膜相互作用过程中膜蛋白的结构变化以及细胞膜的流动性.在膜脂和膜蛋白的细胞生物学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现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金华 喀蔚波 等 《生物物理学报》 2004年20卷3期 173-177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按Bishop方法,在小鼠血液里诱导生成大量网织红细胞,然后提取网织红细胞,对其电泳率、渗透脆性、膜的流动性、细胞的变形能力和取向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网织红细胞在转变为成熟红细胞的短短时间内,其微观流变学特性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电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金华 岳黎敏 等 《生物物理学报》 2003年19卷4期 367-371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用可诱发小鼠贫血的病毒(anemia-inducing strain friend'svirus,FVA)感染BALB/c小鼠,13d后取其脾脏,用Ficoll-Urografin分层液(1.070)分离出红系集落形成单位(colony f...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金华 孙大公 等 《中国科学C辑》 2002年32卷3期 282-288页
【摘要】 用可诱发小鼠贫血的病毒(anemia-inducing strain friend's virus, FVA)感染BALB/c小鼠, 15 d后取其脾脏, 分离出原红细胞, 在加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等的培养基中培养12, 24, 48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凯娟 吴诗宝 《生物学教学》 2022年47卷6期 88-89页PKU
【摘要】 在高中生物学新教材关于证明细胞膜流动性的插图安排以及语言表述中,容易给师生带来一些认知误区.本文基于这些认知误区进行探讨与辨析,尝试还原科学史内容,为该部分的教学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柱 王国涛 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6年33卷6期 548-555页SCI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现已证明,在肿瘤发生过程中,司职抗原呈递的树突状细胞的功能存在缺陷和紊乱,从而导致了免疫系统的显著受抑和肿瘤的免疫逃逸.为了探索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利用生物物理学和微观流变学的方法研究了肿瘤来源因素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肿瘤来源的抑制性细胞因子;免疫逃逸机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一鸣 喻雄文 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5年36卷3期 327-33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建立血浆和红细胞膜的iPF2α-Ⅲ评估血液透析(HD)患者氧化应激状态,并研究细胞膜流动性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对49名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和31例健康人检测其血浆和红细胞细胞膜F2-isoprostanes(一个特定的同分异构...
【关键词】 氧化应激;iPF2α-Ⅲ;F2-isoprostane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