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1418
- 455
- 94
- 73
- 5
- 10980
- 2273
- 1689
- 1383
- 949
- 1042
- 696
- 596
- 532
- 52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徐东进 孟庆智 等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4年23卷6期 470-473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小腰大边型封堵器治疗多出口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VSD)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方法自2008年3月-2013年3月,采用国产小腰大边室间隔封堵器对96例膜部瘤型VSD行封堵治疗,封堵前常规行左室造影、升主动脉造影。术后即刻行左室造...
【中文期刊】 胡要飞 李涛 等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3年22卷8期 679-682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提高对真性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VSD)的认识,总结经导管封堵治疗失败的教训.方法 回顾1例真性膜部瘤型VSD患儿经导管封堵失败病例的术中和术后资料,结合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术前检查无经导管封堵治疗手术禁忌证,术中共更换3枚不同直径...
【中文期刊】 解启莲 赵增仁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8年12卷13期 2591-2595页 ISTICPKUCA
【摘要】 背景:对于大入口多出口的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如果采用对称型或偏心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有时难以完全封堵.目的:观察A4B2封堵器封堵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的可行性,根据膜部瘤大小选择合适封堵器对封堵效果的影响.设计:病例分析.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
【关键词】 经导管封堵; 室间隔缺损/膜部瘤型; 封堵器;
【中文期刊】 秦永文 吴弘 等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06年15卷1期 6-9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评价应用自行研制的细腰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闭合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先心病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患者41例,年龄2~60岁,平均(18±11)岁.术前超声测量室间隔缺损直径3~12 mm,平均(5.39±2.11)mm...
【中文期刊】 何建新 郭琰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4年20卷3期 338-341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通过使用国产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封堵器封堵合并膜部瘤的室间隔缺损,总结及探讨如何安全有效地对该类患者进行内科介入封堵治疗.方法 选择2010年1月1日至2013年10月31日广州军区...
【中文期刊】 祝仰光 《山东医药》 2013年53卷33期 43-44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比较室间隔缺损(VSD)并膜部瘤患者行介入封堵术前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和左室造影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 入选拟行介入封堵术的VSD并膜部瘤患者30例,术前均行CDFI和左室造影检查,比较两种方法对病变的检出率,病变位置、大小...
【中文期刊】 吴婷婷 任跃 等 《温州医学院学报》 2012年42卷1期 32-35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小腰大边型封堵器在治疗膜部瘤室间隔缺损(VSD)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2006年1月至2010年10月在我院行介入治疗的31例膜部瘤VSD患儿(男15例,女16例),年龄2~16(4.52±3.09)岁.在透视及超声监测下采用小...
【中文期刊】 齐晓宇 唐海燕 等 《中国伤残医学》 2012年20卷4期 28-28页 ISTIC
【摘要】 目的:评价小腰大边型封堵器治疗膜部瘤型VSD?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收集2010 年1 月~2011 年10 月在我院行介入治疗的膜部室间隔缺损的患者42 例,均应用7~10 F 输送鞘管从右心系统送入小腰大边封堵器,封堵后15 分钟重复...
【中文期刊】 靳有鹏 王玉林 等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1年05卷6期 1728-1730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对于合并膜部瘤的室间隔缺损(VSD),比较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和左心室造影的方法观察膜部瘤的形态、测量VSD 的大小及其与主动脉瓣的距离等方面的关系.方法 2008 年9 月至2009 年9 月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接受介入治...
【中文期刊】 陈国权 刘冠男 等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2010年11卷3期 139-141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国产封堵器经导管封堵合并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的临床疗效.方法 共12例膜周部VSD合并膜部瘤形成患者,男5例,女7例,平均年龄16.4±10.7岁(3-45岁).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