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
- 2
- 2
- 1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秋婷 尹彬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3年11卷6期 321-335页
【摘要】 探究自我构念与共情对社会责任感的影响对理解文化个体差异、培养特定文化情境下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研究1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大学生群体中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得到:独立我、互依我、共情和社会责任感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独立我、互依我和共情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静一 陈俞西 等 《心理学探新》 2021年41卷5期 411-417页
【摘要】 采用圈代词启动法及空间参照框架判断任务,探究自我构念启动能否改变被试对空间参照框架判断的认知加工过程.结果 发现:(1)客体中心参照框架判断的整体正确率大于自我中心参照框架判断;(2)仅在独立型自我构念启动的一致条件下,被试的自我中心参照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七十三 何虎 等 《心理科学》 2017年40卷3期 645-650页
【摘要】 首先考察蒙古族和汉族大学生的自我构念特点,并在文化启动下探查自我构念启动对知觉加工的影响.研究发现:(1)内蒙古蒙古族大学生和汉族大学的自我构念表现为互依型倾向,更倾向整体优势知觉加工,蒙古国古大学生表现出独立型倾向,更倾向于局部优势知觉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买热巴·买买提 吴艳红 《心理科学进展》 2017年25卷7期 1229-1239页
【摘要】 文化多样性及文化交流使得个体自我构念表现出动态性特征.现有研究从聚合文化的视角出发,表明自我构念动态性表现在认知、动机和情绪三个层面.文化的动态建构和文化的情境认知理论为自我构念动态性提供了理论解释.自我构念的动态性受到个体多元文化经历、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莉 贾成龙 等 《心理科学》 2022年45卷1期 227-234页
【摘要】 个体在回忆自传记忆时的主观体验特征称为自传记忆的现象学特征,这种个体精神现象学特征的早期推动是个体依恋特征.研究采用依恋故事阅读启动范式,探讨依恋安全对自传记忆现象学特征提取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安全依恋启动组的自传记忆可得性、清晰性和具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曦 王妍 等 《心理学报》 2019年51卷4期 497-506页
【摘要】 高互依自我构念个体以社会角色来定义自己,更看重自己的社会关系;社会评价威胁是诱发个体社会心理应激反应的重要情境因素,然而高互依自我构念个体在心理性应激情境中是否会表现出更高的应激反应,以及社会支持是否会缓解高互依自我构念个体的急性心理应激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世辉 张逸凡 《心理科学进展》 2012年20卷5期 633-640页
【摘要】 人类自我概念的心理表征在心理学和哲学有深入的研究,跨文化心理学研究揭示了东西方文化自我概念的结构差异.近年来神经科学借助脑功能成像开始研究自我相关信息加工过程的神经机制,并探讨是否存在文化特异的自我概念的认知神经表征.跨文化神经成像研究表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小勇 杨红升 等 《心理科学进展》 2011年19卷5期 712-722页
【摘要】 当意识到自己特定的身份时,个人往往在这个身份的框架内来感知周围的世界.身份凸显性指特定身份在社会情境中启动的可能性.相关研究者分别从人格,自我归类和社会建构的角度来认识身份凸显性,它与自我概念整合存在紧密关系.身份凸显性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