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208
- 716
- 366
- 303
- 14
- 1609
- 1136
- 401
- 351
- 337
- 438
- 322
- 293
- 284
- 28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晨宁 杜甜甜 等 《生态科学》 2025年44卷2期 280-288页ISTICPKUCSCD
【摘要】 青枯病是由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发的一种土传性细菌病害,危害严重,会造成作物大量死亡.常规的化学防治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且防治效果不明显.而生态防控作为一种环保、高效、安全的防控措施越来越受到人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晓静 董婷婷 《实验室检测》 2025年3卷16期 145-147页
【摘要】 免疫检测技术因其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等鲜明特点,广泛应用于食品检验中.本文综述免疫检测技术基本原理、免疫监测常见方法及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重点关注致病菌、毒素及过敏原检测案例,强调了免疫检测技术在保障食品安全中的重要性,并针对免疫检测技术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丹丹 朱建英 等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3期 15-17页
【摘要】 目的:了解龙游县市售食品中化学物及有害因素、微生物及致病因子污染水平和趋势,及时发现该县市售食品安全隐患,为食品安全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于 2019-2023 年从龙游县不同食品流通环节采集食品样品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文双 李红宾 《医学信息》 2023年36卷3期 181-184页
【摘要】 马拉色菌是人类皮肤正常菌群的之一,同时也是一种条件致病菌,与多种皮肤病相关,不仅直接引起花斑糠疹、马拉色菌毛囊炎,同时也是头皮脂溢性皮炎、异位性皮炎、银屑病和痤疮等疾病的重要致病因子.近年来关于马拉色菌引起深部感染的报道不断增多,更增加了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飞 肖红兵 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年46卷2期 155-159,17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小檗碱对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密度感应缺陷株的生长及其分泌的致病因子的影响,初步探索小檗碱对铜绿假单胞菌密度感应系统及调控致病因子表达的作用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小檗碱分别与铜绿假单胞菌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珺 张钧 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年42卷4期 464-47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是一类与非淋球菌性尿道炎、不孕不育和胎膜早破及新生儿支气管肺泡发育不良等多种疾病相关的病原体.UU的致病性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可能存在的多种潜在的致病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武楠 杨祚升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07年6卷1期 61-6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肠球菌为革兰阳性(G+)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环境及人和动物消化道内.20世纪80年代以来,肠球菌严重感染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明显升高,并且由于肠球菌的固有耐药和获得性耐药,使许多常用抗菌药物在治疗肠球菌感染时失败.因此,从分子水平对肠球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奕 程训佳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6年24卷6期 457-460页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入侵宿主,聚集在结肠,可以穿过覆盖在结肠上皮的黏液层,引起阿米巴性结肠炎;或者随血液循环进入其他组织,引起肠外脓肿.本文就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致病因子及其作用作一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懋彬 周学东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5年32卷1期 55-57,6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牙菌斑是龋病和牙周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因子,研究表明牙菌斑和全身疾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牙菌斑和全身疾病之间的联系途径包括细菌直接进入邻近组织或器官导致疾病、细菌进入血液引发菌血症、细菌代谢产物扩散引起全身疾病.牙菌斑中细菌通过产生血小板凝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雅文 李波 等 《中国公共卫生》 2001年17卷2期 141-14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内蒙古哲里木盟北部发生的地方性乳房肿大症的暴发流行原因.方法观察其毒性反应.用可疑病区荞麦喂饲大鼠.结果病区荞麦组动物子宫角重量(136.8g)显著大干非病区荞麦组(83.9g)及正常饲料组(101.8g)(P<0.05),血清催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