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48
- 9
- 4
- 2
- 135
- 118
- 66
- 56
- 25
- 58
- 40
- 22
- 21
- 20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劲松 张明霞 等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25年20卷1期 2-12页ISTIC
【摘要】 在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实验活动评审中,存在着诸多反复出现的共性问题,如"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管理"的共性问题.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教司的支持下,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生物安全专业委员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伟 冷贵云 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59卷9期 1535-1542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一种新型不完全溶血表型金黄色葡萄球菌(SIHP)的微生物学特征.方法 采用三点接种法检测溶血表型,共纳入11株新型SIHP和33株随机匹配的完全溶血表型金黄色葡萄球菌(SCHP).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新型SIHP和SCHP的耐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蕊 王文文 等 《食品工程》 2024年3期 14-16,33页
【摘要】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食品安全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其中微生物是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致病性微生物引发的食源性疾病是人类健康的重要威胁.研究致病菌快检技术对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和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对近年来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萍霞 钟煌培 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15卷4期 24-27页
【摘要】 目的 分析泉州市某区集贸摊点和超市食品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携带情况.方法 选择 2021 年 1-12 月从泉州市鲤城区超市以及集贸摊点采集的 100 份食品样本作为研究对象,严格按照GB 478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检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士池 赵兵兵 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14卷20期 38-41页
【摘要】 目的 了解贵州省疾控机构办理省疾控中心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准运证的现状,分析制约准运证办理的主要原因,提出解决对策,提升疾控机构办理准运证的覆盖率.方法 本研究于 2021 年 12 月—2022 年 12 月以问卷调查为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澍 《吉林畜牧兽医》 2023年44卷11期 161-162页
【摘要】 肉鸡屠宰加工是畜牧业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但其过程中可能存在着致病性微生物的危险,这对食品安全和公共健康构成威胁.本文将深入探讨肉鸡屠宰加工过程中的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卫生操作规程、消毒措施、生物安全措施和监测系统.通过综合应用这些技术,可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夕验 钱玉玺 《山东畜牧兽医》 2022年43卷9期 75-77,81页
【摘要】 牛鼻咽等上呼吸道黏膜定殖的细菌等微生物群落,在与机体的相互作用中保持动态平衡,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愈后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初步分析了牛鼻咽微生物群落(MNG)的组成及作用,辩证阐释了其引发牛呼吸系统疾病(BRD)的潜在机制,并从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丽侠 刘爱波 《医学临床研究》 2021年38卷2期 304-30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在本院治疗的100例尿路感染患者,从其中段尿标本中分离出120株病原菌,对主要病原菌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尿路感染病原菌主要以大肠埃希菌、粪肠球...
【关键词】 泌尿道感染/微生物学;肠致病性大肠杆菌;粪肠球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健 李慧敏 等 《生态毒理学报》 2021年16卷3期 66-77页
【摘要】 大气污染与人群健康关系的研究表明,灰霾天气中的大气颗粒物上附着有多种可吸入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和真菌.大气颗粒物中的部分有机物质能够与这些微生物相互作用,进而改变颗粒物上附着微生物的致病性和持久性.大气颗粒物及其所吸附的病原微生物来源广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倩 李臻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59卷10期 141-144页
【摘要】 目的 了解北京市朝阳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非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标本运输现状.方法 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和观察记录相结合的方式,对2017年8月22日~9月30日朝阳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运输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非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标本及运输人员进行调...
【关键词】 非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标本;运输;生物安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