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86
- 95
- 41
- 269
- 119
- 101
- 57
- 39
- 101
- 28
- 19
- 17
- 1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郭绍红 Sami M Shimi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7年17卷1期 27-32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研究胆囊切除术与胃肠道(gastro-intestinal tract,GIT)癌症的关系。方法我们遵循PRISMA(译者注)指南进行了这项系统性综述。借助Medline用预设检索标准对有关胆囊切除与GIT癌症的英文文献进行检索。通过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欣璐(综述) 刘起展(审校)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2016年1期 67-70页ISTICPKUCA
【摘要】 自噬与氧化应激是细胞应激、防御和损伤的重要机制,两者具有密切联系。砷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化学污染,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已经明确砷及其化合物是致癌物质,然而,其致癌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自噬与氧化应激在砷致癌过程中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江敏 许慧 《生态学报》 2014年34卷16期 4473-447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节球藻毒素(Nodularin)是由泡沫节球藻(Nodularia spumigena)产生的一种环状五肽肝毒素.节球藻毒素对陆生动物和人体均具有毒性和致癌作用,还会影响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许多陆生植物、水生动物的生长繁殖具有一定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安艳 《卫生研究》 2006年35卷6期 814-81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人类流行病学资料显示,长期暴露于砷化合物可以导致人类皮肤、肺、膀胱、肝和肾脏的癌症.近来报道指出,砷在小鼠和大鼠的相应器官也可诱发促癌或完全致癌作用,给予p53+/-和K6/ODC转基因小鼠无机砷的甲基化代谢产物二甲基胂酸(DMA)或亚砷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雷毅雄 陈家堃 等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05年22卷5期 392-394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3种不同的镍化合物转化细胞中是否存在DNA链断裂和DNA-蛋白质交联等DNA损伤,进一步揭示不同溶解度镍化合物的相对致癌性.[方法]以培养液为溶剂对照,B(a)P为阳性对照,3种镍化合物转化BALB/c-3T3细胞中的DNA链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丽丽 王智彪 等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1999年15卷5期 332-33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研究超声波终止早孕的安全性.方法:选用8周龄的ICR小鼠,用不同剂量超声分组辐照后常规交配.诊断组频率5MHz,强度24mW/cm2,照射5min;治疗组频率0.8MHz,强度1.5W/cm2,照射1min.本实验研究从致死、生长发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青梅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7年37卷1期 199-202页ISTICCA
【摘要】 紫外线刺激皮肤后,表皮黑素细胞通过合成黑素,转移至临近的角质形成细胞,对皮肤起光保护作用.皮肤遭受过量紫外线刺激后出现一系列损伤反应,包括晒黑及炎症反应、细胞DNA损伤、光致癌作用等,UVA及UVB因波长不同,照射皮肤后出现的生物学反应存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璐 戴振华 等 《生物技术通讯》 2015年26卷5期 737-739页ISTICCA
【摘要】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是一种多功能结构蛋白,并且在丙型肝炎病毒致癌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核心蛋白能够与MAPK/ERK通路中的多种相关蛋白或转录因子发生直接或间接的相互作用,从而增强c-Fos表达或激活其活性,最终促进肝细胞癌的发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艳伟 邱文娜 《肿瘤防治研究》 2012年39卷6期 750-753页ISTICCA
【摘要】 0引言酪氨酸蛋白激酶(RTK)受体Eph家族成员EphA2及其配体ephrinA1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是目前热点研究之一.多项研究证实EphA2在乳腺癌、前列腺癌、卵巢癌、脑胶质瘤、胃肠、胰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细胞中高表达,与患者的不良...
【关键词】 恶性肿瘤;EphA2-ephrinA1;肿瘤发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凤 胡建安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2010年30卷3期 230-234页ISTICCA
【摘要】 许多化学致癌物需要经代谢活化形成能与DNA等生物大分子作用的终致癌物,才能发挥致癌效应.癌症的发生是多基因参与多阶段发展的复杂过程.终致癌物可在癌症形成的各个阶段引起DNA损伤并启动基因突变.除细胞色素P450和前列腺素合成酶是参与致癌物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