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99
- 16
- 1
- 41
- 5
- 4
- 2
- 1
- 69
- 21
- 11
- 7
- 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蒋毅 史敏晶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24年44卷6期 880-89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蒲公英属是西藏最常见的药食两用植物,研究其植株内主要药理活性成分黄酮类、多糖以及其他糖分含量在种间差异以及随着坡向和海拔梯度的变化特征,对其高效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方法]以6种蒲公英属植物毛柄蒲公英、大头蒲公英、锡金蒲公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德水 姚慧芳 等 《高原农业》 2022年6卷3期 235-242,252页
【摘要】 本实验希望通过对时间序列模型进行分析,预测未来30年内年平均气温及年降水量的趋势变化,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通过对贡布红杉树木年轮标准年表(STD)建立时间序列模型,运用ARIMA模型分析与STD相结合分析其趋势变化,并运用该模型进行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丽花 尹为玲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11期 4029-403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阐明不同生长年限森林叶片和不同分解程度枯落物养分含量特征,为植物-土壤养分循环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以藏东南色季拉山几种典型森林植被(雪山杜鹃(Rhododendron aganniphum)、海拔4000 m和3900 m区域急尖长苞冷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万丹 梁博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3期 1065-107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色季拉山为代表的藏东南高原山地的水土流失已成为区域生态环境的重要问题.对色季拉山不同海拔梯度土壤物理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除海拔3600、4200m外,土壤容重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大;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非毛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书丽 罗建 《西北植物学报》 2018年38卷8期 1534-154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摸清色季拉山蕨类植物资源的种类和资源特征,为该区蕨类开发利用提供依据.该研究通过查阅《西藏植物志》和标本,结合色季拉山多年植物调查名录,对该区野生蕨类植物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其用途进行了描述.结果显示:(1)色季拉山共有蕨类植物资源29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喻浩 张剑霜 等 《环境昆虫学报》 2017年39卷3期 556-565页ISTICPKUCSCD
【摘要】 为了解冬虫夏草适生地地表节肢动物多样性水平,2009年和2010年连续采用陷阱法对色季拉山3类典型的冬虫夏草适生草甸(山坡草甸、林缘草甸和滩地草甸)进行了调查.物种累积曲线和种积丰度估值反映,采集抽样充分.标本由14目、62科、114种组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合满 曹丽花 等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1期 127-13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西藏东南部色季拉山海拔3950-4350 m为研究区,采用30×50 m网格采样法,以地统计学半变异函数为工具,研究了色季拉山森林生态系统沟谷与坡面上土壤氮素空间变异特征及模型.结果表明:土壤全氮、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均表现为0-10 c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书丽 罗建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3年33卷1期 177-18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西藏色季拉山16科、49属、87种珍稀濒危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评价指标的定量化和权重分配处理,求得物种的“濒危系数”和“优先保护值”,确定了物种濒危等级和优先保护等级.结果表明:(1)西藏色季拉山的87种植物中有1种处于极危状态,1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吉成 罗天祥 等 《生态学报》 2009年29卷1期 37-4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高山林线因其对气候因子的敏感性和自身结构的不稳定性而被视为气候变化的"监视器",通过自动微气象站对藏东南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Abies georgei var. smithii)林线气象因子的连续监测,探讨了色季拉山高山林线的生态气候特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玲 罗建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08年28卷11期 2327-233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野外调查和现有文献资料,分析了色季拉山高寒地带植物的构成特征,结果表明:该区有种子植物33科103属285种,其中双子叶植物有26科77属236种,裸子植物有1科1属4种,中国特有植物125种,占总种数的44.01%,西藏特有植物53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