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72
- 85
- 19
- 7
- 2
- 199
- 184
- 100
- 25
- 19
- 139
- 125
- 123
- 59
- 5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单丽波 李义文 等 《遗传学报》 2000年27卷1期 65-69页 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报道了玉米花色素苷合成调节基因C1-R在小麦幼胚、玉米愈伤组织、水稻愈伤组织、烟草叶片中的瞬时表达情况.由于调节基因C1-R激活了植物体细胞内花色素苷的合成,因此不需任何生色底物,即可活体观察到花色素苷的表达.结果表明,对于目前仍主要通过基...
【中文期刊】 俞正超 刘晓涛 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8年26卷4期 363-374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探讨夏季南亚热带森林演替过程中优势树种幼叶的光保护机制,以演替中期优势树种木荷(Schima superba)、黧蒴(Castanopsis fissa)、锥栗(C.chinensis)和演替后期优势种华润楠(Machilus chine...
【中文期刊】 郭欢欢 刘勇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7年37卷10期 2003-2009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该研究以陕西汉中、河南林州、河北涉县和北京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4个种源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Bunge)的苗木为对象,用分光光度计和色差仪对其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色素苷含量及叶色参数(L*、a*、b*)进行了测定分析...
【中文期刊】 郭美丽 王佳婉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6年36卷10期 1999-2007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超级奥林匹克’四季秋海棠(‘Super Olympia’ Begonia semperflorens)为材料,于常温(25 C/15℃)等日照条件下用0、5、10、50、100、500 μmol/L脱落酸(ABA)和低温(15℃/6℃)...
【中文期刊】 张晓红 孙蓓育 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6年24卷6期 680-688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探讨花色素苷在盐胁迫中的防御作用及其机制,以模式植物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花色素苷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缺失突变体(DFR基因缺失突变体tt3,CHS基因缺失突变体tt4,CHS、DFR基因双缺失突变体tt3tt4)...
【中文期刊】 王明玉 姜卫兵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4年34卷7期 1364-1370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早熟桃(Prunus persica,‘早美’、‘春蕾’)和红叶桃(Prunus persicaf.atropur purea,‘筑波5号’、‘洛格红叶’)两种不同叶片呈色类型桃品种为试材,在5~9月份对其呈色过程中叶片色泽、花色素组成进...
【中文期刊】 肖长城 李甲明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3年33卷12期 2432-2440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该研究以红皮砂梨品种‘八月红’和‘红香酥’为试材,比较了不同栽培地区和年份的红皮砂梨着色规律、花色素苷组分及含量,以及相关代谢酶的变化.结果显示:(1)‘八月红’和‘红香酥’果皮花色素苷含量变化规律由其品种特性决定,同一品种的果皮花色素苷绝...
【中文期刊】 贺窑青 马履一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0年30卷11期 2252-2257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对红花玉兰不同花色花瓣中营养元素、基础代谢物、花色素苷含量及苯丙氨酸转氨酶(PAL)、苯基苯乙烯酮黄烷酮异构酶(CHI)活性差异进行比较分析,以探讨花色形成的生理机制.结果显示:(1)随着花色的加深,全氮、硝态氮、磷、钾、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
【中文期刊】 宋莉英 孙兰兰 等 《生物多样性》 2009年17卷2期 188-194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三裂叶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是世界最有害的100种外来入侵种之一, 现已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广为分布, 并造成危害.我们对其野外种群的观察发现, 在夏季光照强烈的生境中, 其叶片常常有变红的现象.本研究针对这一现象, 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