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8
- 13
- 3
- 24
- 9
- 3
- 2
- 1
- 29
- 4
- 4
- 4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徐圣秋 雷雨 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26卷5期 394-395,Ⅻ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确定苍耳草的最佳采收期.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不同生长采收期苍耳亭的含量.结果 苍耳亭的含量6月份最高,7月份含量最低.结论 若以苍耳亭含量为指标,苍耳草的最佳采收期为6月份.
【中文期刊】 柏璐 李伟东 等 《徐州医学院学报》 2017年37卷8期 498-501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苍耳亭对卵清蛋白诱导大鼠过敏性鼻炎的影响.方法 采用卵清蛋白诱导大鼠过敏性鼻炎模型,将48只大鼠分成6组:正常组,模型组,苍耳亭高、中、低剂量组,富马酸酮替芬组.给药1周后,记录大鼠打喷嚏和挠鼻数,检测血清中免疫球蛋白E(IgE)...
【中文期刊】 滕艳华 张文治 等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22卷1期 25-26页
【摘要】 本文采用乙醇浸泡提取制得浸膏,再将浸膏加水混悬后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制得各种提取物.用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等进行分离,得到两种单体化合物,经1H NMR鉴定并与文献对照,确定一种为苍耳亭,另一种为β-谷甾醇葡萄糖苷.
【中文期刊】 吴育 曹刚 等 《药物评价研究》 2017年40卷11期 1535-1540页 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用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苍耳亭在上皮间质转化(EMT)过程中的作用靶点,并通过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其对肝癌HepG2细胞相应靶点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EMT过程中的关键因子蓬乱蛋白(Dhs)、波形蛋白(Viment...

【中文期刊】 胡冬燕 杨顺义 等 《中草药》 2012年43卷4期 640-64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对苍耳Xanthium sibiricum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MCI凝胶色谱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应用现代波谱技术ESI-MS、1H-...
【中文期刊】 蔡鹏 盛天露 等 《江西化工》 2024年40卷2期 1-4页
【摘要】 苍耳亭是一种天然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其主要来源为菊科植物苍耳草,具有十分丰富的生物活性,主要表现在抗肿瘤、抗菌、抗炎、抗病毒及抗虫等方面.苍耳亭的抗肿瘤效果较为显著,其作用机制主要与抑制血管生成有关.苍耳亭的抗菌作用在细菌和真菌方面均效果明...
【中文期刊】 吴育 汪洁 等 《医药导报》 2023年42卷6期 807-813页 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筛选苍耳亭与MHCC97H共培养过程中差异miRNAs并进行验证,为寻找肝癌治疗靶点提供线索.方法 将苍耳亭与肝癌细胞MHCC97H共培养24 h,利用差速超离心法分离出外泌体.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外泌体的典型结构以及Western bl...
【中文期刊】 孔顺 王菲菲 等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39卷5期 1123-1129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祛风解表苍耳子中苍耳亭对肺癌大鼠的抑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0只大鼠右腋下接种Lewis肺癌细胞构建肺癌荷瘤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苍耳亭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给药14 d后,比较各组大鼠瘤体质量和体积;苏木素-伊红(H...
【中文期刊】 王丹丹 饶琦 等 《西部医学》 2022年34卷7期 948-953页 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苍耳亭对白血病细胞的抗癌作用及其机制是否与调控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类赖氨酰氧化酶1反义RNA1(LOXL1-AS1)和微小RNA(miR)-520d-5p表达有关.方法 按转染细胞分组:对照组、苍耳亭6 μmol/L组...
【中文期刊】 宋丽丽 梁静 等 《山西农业科学》 2022年50卷12期 1695-1701页
【摘要】 为了探究苍耳叶提取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并明确其中的抗菌活性物质,以山西太谷地区野生苍耳叶为研究对象,使用95%乙醇提取其有效成分,利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对其抗菌物质进行初步分离,采用反复硅胶柱层析和重结晶等技术分离纯化其主要抗菌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