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9
- 1
- 15
- 1
- 5
- 3
- 3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岳仁宋 赵雯雯 等 《光明中医》 2018年33卷4期 481-483页
【摘要】 《金匮要略》治疗奔豚病主要是在三方(苓桂术甘汤、奔豚汤、桂枝加桂汤)的基础上加减化裁,从肝郁气火上逆、阳虚水寒上凌两方面辨治,针对以神经官能症、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癔病、更年期综合征等为主符合相关证机特点的病症.导师在总结前人基础上,辨证运用...
【中文期刊】 许树军 邹淑君 等 《中医药学报》 2012年40卷3期 115-117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优选桂苓五味甘草汤的水提取工艺.方法:以出膏率、浸出物百分含量和五味子醇甲含量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桂苓五味甘草汤回流提取工艺条件.结果:加水量有显著性影响,提取次数和提取时间无显著性影响.结论:最佳工艺条件是加水10倍量,回流提取...
【中文期刊】 张鑫 《吉林中医药》 2010年30卷9期 799-800页 ISTIC
【摘要】 <伤寒杂病论>中的"苓桂"四方,均为治疗阳虚水停的要方,但四者病位支孙尽相同,苓桂甘枣汤善治上焦心阳不足,下焦水饮停留的欲作奔豚症,苓桂五味甘草汤专治上焦水饮壅肺,下焦肾阳不足之上实下虚证,苓桂术甘汤尤治中焦脾阳不足,水停心下中焦的痰饮病,...
【中文期刊】 刘英军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7年31卷6期 41-42页
【摘要】 临证须紧抓痰湿体质形体肥胖,便溏,舌体淡胖,苔白腻/白滑,脉沉滑等辨证要素,把握病人整体状态,将辨别体质与选用经方有机结合.《伤寒论》《金匮要略》组方严谨、短小精悍,调治痰湿体质杂病,每获良效.咳嗽-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胃脘痞闷(痰湿...
【中文期刊】 赵建萍 《甘肃中医》 2002年15卷6期 12-13页 ISTIC
【摘要】 <篇首> 本方出自<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方以茯苓、桂枝、五味子、甘草四味组成.
【中文期刊】 程炳钧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0年22卷3期 10-11页
【摘要】 吉益南涯先生基于"气血水学说"对<伤寒杂病论>中因1味中药之差而创立的4张处方进行辨析,更加彰显了张仲景组方简洁、严密的特色.本文结合吉益南涯先生所论,通过对"苓桂枣甘汤"、"芩桂术甘汤"、"苓桂味甘汤"、"茯苓甘草汤"的组成及各个处方所治...
【中文期刊】 杨娇娇 徐光星 《河南中医》 2018年38卷2期 171-174页 ISTIC
【摘要】 支饮病机为胸阳不足,饮留膈间(及胃),上凌心肺,肺失宣降.小青龙汤方证属太阳表实证,内有寒饮,证候病机与方证病机相宜,投小青龙汤以散外寒,逐内饮;小青龙汤服后,表证去,因患体素虚而引发里饮冲逆,遂以桂苓五味甘草汤,敛气平冲,降逆缓急;服桂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