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67
- 55
- 17
- 1
- 336
- 18
- 8
- 3
- 3
- 21
- 18
- 16
- 15
- 1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施荣伟 《吉林中医药》 2011年31卷2期 99-100页ISTIC
【摘要】 明末医家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中写到"闭与癃,二证也.新病为溺闭,盖点滴难通也;久病为溺癃,盖屡出而短少也."论述了治疗癃闭的清金润肺、燥脾健胃、滋肾涤热、淡渗分利、疏理气机、苦寒清热、温补脾肾等7种方法,为我们现在治疗癃闭提供了一些行之有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易华 徐志峰 等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11年26卷3期 26-27页ISTIC
【摘要】 <篇首> 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疾病之一,在发病原因中以粘连性最为常见,约占全部病因的49%.[1]由于手术引起的粘连占70%,随着腹部手术的广泛开展, 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病逐年上升.[2]在治疗上,粘连性肠梗阻大多数采用非手术疗法,因为再次手术可造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少华 秦林 《山东中医杂志》 2010年29卷9期 589-590,592页ISTIC
【摘要】 运用传统中医药理论,结合现代研究成果,分析利水消肿中药的不同性能特点.认为利水消肿药物具有淡渗升降、通利三焦,苦寒趋下、降泄利尿,以及毒烈凶猛、峻下逐水等作用特点,可分为淡渗、苦寒、峻毒三类,应用于寒热虚实不同的水肿病证,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智敏 《国医论坛》 2011年26卷6期 14-15页
【摘要】 苦寒乃中药之气味,指药物味苦而性寒凉.苦寒药物因其具有清热泻火、凉血止血、泻下潜降等作用,故在温病治疗中使用的机会较多,但用之不当,易致失误.吴鞠通曾在《温病条辨》中撰文专论滥用苦寒之弊:“唐宋以来,治温热病者……恣用苦寒,大队芩、连、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玉杰 《中医研究》 2010年23卷1期 15-16页
【摘要】 <篇首> 前世医家论及黄连、黄芩、黄柏、大黄等苦寒清热解毒之品时,多认为其性苦燥,有伤阴化燥之弊,对其在阴虚证中能否使用,颇多争议,我认为此观点值得商榷,在此略陈管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越洋 黄雅慧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1年29卷2期 351-353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研究3味具有抗Hp作用的苦寒类中药对脾虚大鼠胃黏膜的作用.方法:采用过劳及饮食失节法制备脾虚大鼠模型,将黄连、黄芩、大黄、阿斯匹林、麦滋林灌服模型大鼠10天后,观测胃黏膜溃疡指数、黏膜损伤程度.测定血浆、胃黏膜组织SS、NO含量.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婉茹 丁雅光 等 《中草药》 2011年42卷11期 2270-227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以血清药物化学结合现代色谱技术为研究手段,阐明清热药栀子苦寒药性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 采用HPLC法,建立药材指纹图谱的色谱洗脱条件,Wistar大鼠ig给予栀子水提物,肝门静脉采血,对比大鼠在生理及苯酚诱导的热病症候状态下,血清中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志春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0年28卷10期 2186-2192页ISTICPKUCA
【摘要】 炎症虽以细菌等生物为主要因素所引发,但其作用于人体,往往受体质的影响而变为寒、热之疾,中医对此当以"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为主要措施.然而今之医者多受西医"炎症"之说所限,加之以往的研究"成果".一遇炎症,则必以苦寒之剂以清解,已沿袭成弊.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志春 《河南中医》 2009年29卷10期 952-954页ISTIC
【摘要】 阳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有阳则生,无阳则死.而今人执西医"炎症"之说,滥用苦寒屡伐其阳,致疾难复.本文试从阳气对人体的重要性、今人多有阳虚之质、火神治病独重阴阳而令万端之病变简而易行、知柏滋阴误、吴佩衡治真寒假热案等诸方面进行辨析,企望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文露 王喆 等 《中国中医急症》 2025年34卷6期 1106-1109页ISTIC
【摘要】 《温病条辨》就湿热病提出了详细的治则及方药.本文分析《温病条辨》内治疗湿热之苦寒清热、苦辛通泄、苦辛淡渗、苦温辛淡、辛凉淡渗等方法及方剂,通过举例分享本团队湿热治疗经验体会与临床应用,为急症的中医诊疗提供参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