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3
- 4
- 4
- 1
- 12
- 2
- 1
- 1
- 1
- 8
- 7
- 4
- 4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胡兆农 杜育哲 等 《昆虫学报》 2008年51卷4期 379-38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杀虫植物苦皮藤Celastrus angulatus的主要活性成分苦皮藤素Ⅳ和Ⅴ处理后昆虫的中毒症状分别表现为麻醉和兴奋,但苦皮藤素Ⅳ对苦皮藤索Ⅴ的毒杀效果具有增效作用,苦皮藤素V对苦皮藤素Ⅳ的麻醉作用基本没有影响.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兆农 贺秉军 等 《昆虫学报》 2007年50卷8期 788-79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电压门控钠通道是神经细胞兴奋传导的基础,也是杀虫剂最主要的作用靶标.具有二氢沉香呋喃多元酯骨架的苦皮藤素Ⅳ和Ⅴ是卫矛科植物苦皮藤的主要杀虫活性成分,苦皮藤素Ⅳ和Ⅴ处理后昆虫的中毒症状分别表现为麻醉和兴奋.本实验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就苦皮藤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彩霞 刘惠霞 等 《昆虫学报》 2006年49卷1期 58-6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PAGE和SDS-PAGE以及Western blot 的方法,分析了粘虫Mythimna separata幼虫、蛹及成虫体内的储存蛋白.结果表明,粘虫体内存在两种储存蛋白,其中一种为SP-1,即幼虫特异性储存蛋白,从6龄粘虫幼虫的2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兆农 吴文君 等 《昆虫学报》 2005年48卷6期 876-88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利用细胞内微电极记录技术研究了杀虫植物苦皮藤Celastrus angulatus Max.中麻醉成分苦皮藤素Ⅳ和毒杀成分苦皮藤素Ⅴ混合物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3龄幼虫腹纵肌神经肌肉兴奋性接点电位(EJP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二虎 吴文君 等 《昆虫学报》 2003年46卷1期 18-2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敏感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经苦皮藤素20代的抗性选育,其抗性增长21.57倍.选育的小菜蛾抗性品系对杀虫双、杀螟丹和叶蝉散分别有4.63、4.11和3.71倍的交互抗性;对溴氰菊酯、氯菊酯、氯氰菊酯分别有0.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惠霞 杨从军 等 《昆虫学报》 2003年46卷4期 417-42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苦皮藤素Ⅴ是从杀虫植物苦皮藤 Celustrus angulatus Max.根皮中分离的一种对昆虫具毒杀活性的新化合物.采用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了苦皮藤素Ⅴ对东方粘虫 Mythimna separata (Walker)肌肉系统的作用.电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育哲 贺秉军 等 《生物物理学报》 2002年18卷3期 297-301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用膜片钳技术研究了植物杀虫剂苦皮藤素Ⅳ对棉铃虫幼虫离体培养中枢神经细胞钠通道门控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苦皮藤素Ⅳ对钠通道具有迅速的浓度依赖性阻滞作用,使电流-电压关系(I-V)曲线上移.0.1、1和10 μmol/L苦皮藤素Ⅳ作用3 mi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苗静 刘晓燕 等 《城市建筑》 2015年20期 307页
【摘要】 本文分析了白蚁对房屋建筑的危害性,对比了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三种不同的防治方法,着重论述了苦皮藤素的杀虫机理,说明了目前苦皮藤杀虫制剂的市场化应用情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润亚 祁志军 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32卷11期 27-29,33页
【摘要】 研究了苦皮藤素Ⅴ(CA)分别采用混合酸酐法和碳化二亚胺法合成的苦皮藤素Ⅴ人工抗原CA-BSA1,CA-BSA2的免疫原性.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合成的人工抗原都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可诱导家兔产生抗苦皮藤素Ⅴ的特异性抗体,但产生的抗体浓度较低,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润亚 祁志军 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32卷6期 64-68页
【摘要】 采用琥珀酸酐法合成了苦皮藤素Ⅴ的衍生物苦皮藤素Ⅴ.半琥珀酸酯(CA.SG),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混合酸酐法和碳化二亚胺法合成了苦皮藤素Ⅴ的人工抗原(CA.BSA,CA.BSA2),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SDS.PAGE及PAGE电泳法对合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